课文《老王》的三个关键词解读
- [10-10 23:18:48] 来源:http://www.85jc.com 综合知识 阅读:8782次
概要: 理解了老王的“不幸”,也就不难把握作者的“幸运”和“愧怍”了,因为作者的“幸运”正是建立在老王的“不幸”之上的,作者的“愧怍”也是因老王的“不幸”而生的。没有老王对作者一家真心的理解、同情、尊重、关爱和帮助,也就没有作者的“幸运”,没有作者对自己对老王的态度的深刻反省和忏悔,也就不会产生什么心灵上的“愧怍”。须强调的是,作者的“幸运”还不止于老王对他们一家的一家真心的理解、同情、尊重、关爱和帮助,还应该体现在作者在老王去世几年后,终于发现了自己灵魂深处的那些不太光彩的东西——骨子里对老王的不平等和不尊重。试想一下,作者在若干年之后终于省悟自己当年对老王的种种“不平等”和“不尊重”,并终于肯把这一切真诚地倾吐出来,从而使自己的灵魂得到一次洗涤和升华,这难道不是作者更大的“幸运”吗? 解读到这里,对《老王》一文的内涵该是很清楚的了,就不再赘述了。只是笔者还想强调几点: 一是对课文的思想内涵的理解固然可以是多元的,但终归还是贴点儿谱的好,还是应该离课文主旨和作者意图尽可能近些。就本文而言,“赞美老王的
课文《老王》的三个关键词解读,标签:综合知识大全,http://www.85jc.com
理解了老王的“不幸”,也就不难把握作者的“幸运”和“愧怍”了,因为作者的“幸运”正是建立在老王的“不幸”之上的,作者的“愧怍”也是因老王的“不幸”而生的。没有老王对作者一家真心的理解、同情、尊重、关爱和帮助,也就没有作者的“幸运”,没有作者对自己对老王的态度的深刻反省和忏悔,也就不会产生什么心灵上的“愧怍”。须强调的是,作者的“幸运”还不止于老王对他们一家的一家真心的理解、同情、尊重、关爱和帮助,还应该体现在作者在老王去世几年后,终于发现了自己灵魂深处的那些不太光彩的东西——骨子里对老王的不平等和不尊重。试想一下,作者在若干年之后终于省悟自己当年对老王的种种“不平等”和“不尊重”,并终于肯把这一切真诚地倾吐出来,从而使自己的灵魂得到一次洗涤和升华,这难道不是作者更大的“幸运”吗?
解读到这里,对《老王》一文的内涵该是很清楚的了,就不再赘述了。只是笔者还想强调几点:
一是对课文的思想内涵的理解固然可以是多元的,但终归还是贴点儿谱的好,还是应该离课文主旨和作者意图尽可能近些。就本文而言,“赞美老王的善良”、“作者的善良对老王的善良”、“讴歌美好的人性”、“让世界充满啊爱”等笼而统之、似是而非的提法,应该说,都是都不太切合本文的真正内涵的(有的提法可视为读后反思之类)。道理很简单,这是一篇作者反省自己、表达忏悔和愧怍的之情的纪实性散文,其真正的写作目的并不在于作者如何赞美老王如何朴实、厚道和善良,也不在于如何希望“让世界充满啊爱”,而只是为了真诚地表达作者因当初对老王的不平等、不尊重而生发的愧怍和忏悔之情。课文本质内涵搞不清楚,这课文教读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二是教读这篇课文不宜太“热闹”,而是要宁静地用心灵去深入阅读,走进“老王”和作者心灵世界,去细细地、深深地体验、感受和品味,是必须要有法子内心的感动甚或震撼的。读懂了“老王”的内心,品透了作者意图,震撼了自己的心灵,课文的“滋味”自然也就品出来了。当下,类似的课堂教读比较普遍:课文没读几遍,一些很有内涵的语句也没有咂摸咂摸,就或分组讨论,或交流探究,或发表独立见解了。这样的课堂教读,打着尊重学生主题地位、培养学生自主人格的旗号,实质上大都是“放羊式”地肤浅讨论,任凭学生架空课文内容和内涵、主观随意地瞎说,除了讲几句不中肯綮的“爱心”之类,对学生几乎没有什么收益。可见,语文教师还是需多读点儿书,设法使自己的积累厚实一些,素养高一些。果真如此,也许教师就会更注重沉淀了,也就不会总是这么热衷于浮躁的“热闹”了。
三是不要总是舍本逐末地分析课文。这篇课文在写法上很有特色,如详略处理得当、巧妙运用对比、细节描写突出、语言委婉深沉等。但这些总归都是“末”,教学的宗旨绝不仅仅是为了掌握这些特色,而是要走进作者和老王的心灵,要学文立人——这才是“本”。因此,决不可一开始就领着学生直奔写作特色,而是必须先引导学先深入语言内容去深深地体验、感受甚至震撼,并在此基础上真正领悟到课文具有这样的特色的好处,领悟到作者非要如此遣词造句、运招用技的良苦用心。换句话讲,理解、认识什么写法和特点永远不是根本性的,根本性的问题在于为什么要这样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根本的问题解决了,至于什么写法、什么特色之类问题自然也就随带解决了;反过来讲,如果学生不“知其所以然”的话,就算“知其然”了,又有什么用呢?我们的语文教学误人就误在这里呀。
最后再啰嗦几句,朴实、真实、厚实、扎实,做人须如此,教文同样也该如此。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风气比较浮躁,每位语文教师恐怕还是须时刻警勉一些为妥。
上一页 [1] [2]
Tag:综合知识,综合知识大全,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 - 综合知识
上一篇:从“修辞立其诚”说“有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