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教案设计高一语文教案设计《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设计» 正文
  1.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设计

  2. [11-18 13:34:49]   来源:http://www.85jc.com  高一语文教案设计   阅读:8415

概要: 下面是由www.85jc.com小编分享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设计,大家一起来分享吧。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2、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会筛选信息,抓重点、抓关键。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2、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教学重点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教学难点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这里是一座平静的小镇,也曾经是最恐怖的死亡工厂;这里见证着人性的堕落,也凝结着一个民族的苦难;这里是人类历史无法跳过的一页,这里是奥斯维辛。(板书课题)二、背景简介这篇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奥斯维辛集中营: 奥斯维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设计,标签:高一语文教学设计,http://www.85jc.com

 

  下面是由www.85jc.com小编分享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设计,大家一起来分享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会筛选信息,抓重点、抓关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

  2、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教学重点

  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这里是一座平静的小镇,

  也曾经是最恐怖的死亡工厂;

  这里见证着人性的堕落,

  也凝结着一个民族的苦难;

  这里是人类历史无法跳过的一页,

  这里是奥斯维辛。(板书课题)

  二、背景简介

  这篇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奥斯维辛集中营: 奥斯维辛位于波兰南部小波兰省境内,1940年4月27日,德国法西斯头子希姆莱下令在此修建最大的灭绝人性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二战结束时,整个集中营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营内采用毒气室等各种方法屠杀、虐待囚犯,5个焚尸炉平均每天焚尸1万具。包括中国人在内的28个民族的400万人死于集中营,其中犹太人最多,达250万。1947年被开辟为国家博物馆。1979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图片展示)

  三、整体感知

  1、浏览课文,按新闻的导语、背景、主体、结语几方面概括一下这篇新闻的内容。

  提示:一、导语:布热金卡阳光明媚但曾是人间地狱(1~3)。

  二、背景:引 入奥斯维辛背景材料介绍奥斯维辛可怕的历史(4~6)。

  三、主体:随参观者脚步而行(7~15)。

  四、结语:再次强调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16)。

  2、这篇新闻有没有写到有关奥斯维辛新的事件呢?从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提示:本新闻并没有写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新的事件。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

  3、既然“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什么作者还要去报道?说说你对标题的理解。

  提示:这句话的意思是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是没有什么新闻可供报道了,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奥斯维辛虽然是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但每一个参观者进来了都只有一个感受,那就是震惊和窒息,驱使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以祭奠亡灵,揭露罪恶。

  4、那么本新闻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5、找出本新闻描述参观者行动、神态的语句,体验他们的心中感受。

  四、精读课文

  1、文章一开始描述了奥斯维辛现在的情景: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的景象。可是为什么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景象”“像一场噩梦”?

  提示:不协调的事物叠合在一起 。 作者无一字控诉,可是由此所体现出的强烈愤懑的感情,让读者感到无比压抑。

  2、文章开头写“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结尾又写道“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荫……”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结构上:首尾呼应,显得文章首尾连贯,浑然一体。

  2.写法上:以乐景衬哀情。

  3. 内容上:突出文章主题,表达出了对法西斯残暴行为的愤怒控诉,对受害者的哀悼,对历史的反思。

  3、如何理解“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怎么理解这个细节?

[1] [2]  下一页


Tag:高一语文教案设计高一语文教学设计语文学习 - 语文教案设计 - 高一语文教案设计

上一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说课稿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