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初中语文学习九年级语文辅导人教版九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 正文
  1. 人教版九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

  2. [11-17 20:42:51]   来源:http://www.85jc.com  九年级语文辅导   阅读:8307

概要: 16、第②段诗人借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这些自然界的精灵,抓住它们生动的一刹那,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7、“笑”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18、第②、③节寄予了作者对儿童怎样的希望? 19、联系整首诗来看,其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雨”给人一个怎样的形象? 20、诗歌的作者是著名诗人,原名。 21、请你写出杜甫《春夜喜雨》中赞雨的、常被人们引用的名句“, (三)读书•养气•写作 ①人究竟为什么读书?读书对人到底有什么作用? ②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改变命运,为了做官,为了就业,为了成名成家,为了报效祖国等等,各人有各人的见解。但我觉得,最根本的一条是,读书可以养气。 ③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对于人来说,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缺少,我们可以从书中汲取无尽的精神力量——一种激荡在我们的血管,充盈于我们的周身,又从我们的每一个毛孔里散发出来的气。同时,读书也要像吃饭那样,吃各种蔬果和五谷杂粮,摄取多种营养——阅读各式各样的书,汲取各种各样的气,以补充先天不足,

人教版九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标签:九年级语文教学,http://www.85jc.com
16、第②段诗人借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这些自然界的精灵,抓住它们生动的一刹那,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7、“笑”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18、第②、③节寄予了作者对儿童怎样的希望?
19、联系整首诗来看,其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雨”给人一个怎样的形象?
20、诗歌的作者是著名诗人,原名。
21、请你写出杜甫《春夜喜雨》中赞雨的、常被人们引用的名句“,
(三)读书•养气•写作
①人究竟为什么读书?读书对人到底有什么作用?
②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改变命运,为了做官,为了就业,为了成名成家,为了报效祖国等等,各人有各人的见解。但我觉得,最根本的一条是,读书可以养气。
③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对于人来说,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缺少,我们可以从书中汲取无尽的精神力量——一种激荡在我们的血管,充盈于我们的周身,又从我们的每一个毛孔里散发出来的气。同时,读书也要像吃饭那样,吃各种蔬果和五谷杂粮,摄取多种营养——阅读各式各样的书,汲取各种各样的气,以补充先天不足,避免后天失调。不过,血气方刚的少男少女,不仅要杂学旁收,大量读书,还要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豪气,灵气,平和之气,浩然之气,可以养;邪气,戾气,迂腐之气,狭隘之气,也可以养。因此,在读书时,要吸取_______,剔除糟粕,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就像孟夫子所说的那样: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④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作者把气注入文章,读者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人们平时常说的“回肠荡气”,不正是说一种读书的体验,不就是说文气在我们的胸腹之间流转激荡吗?什么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所谓韩愈文风如潮,柳宗元文凤如泉,欧阳修文风如澜,苏轼文风如海,就是指韩柳欧苏四大文豪的禀赋、气质、学养,渗透于文章中的具体表现。⑤曹丕说“文以气为主”。韩愈也强调“气盛宜言”——就是说,写文章的人,只要气足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读书少的人,自身气弱,器小力薄,容易被书拿住,成为死读书的“两脚书橱”,作文时就会捉襟见肘、力不从心。读书多的人,自身气足,学养丰富,不仅读书养气,而且善于融会,善于吐纳,作文时自然就会运用自如、得心应手。 [4]
⑥人虽有先天的禀赋、气质上的差异,然而读书可以养气,则是共同的,也是共通的。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读书不足,养气不够,写出文章来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就像游泳的人不会换气,用不了多久,便三魂荡荡,七魄悠悠,蹬小腿儿翻白眼儿了。真正的文章好手,必然读书多,养气厚,厚积而薄发。
22、联系上下文,在第③段横线上填人适当的词语:
吸取______________,剔除糟粕。
23、第③段中加点词“气”具体指的是。
24、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25、作者在文中对学生的读书提出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要求。
2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的主旨:_。
27、第④段中说:“读者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请你从课外阅读中举出一例,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
(四)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加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同。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皆服其量。
28、注音:诘()遽()佯()
2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不喜记人过:②是小子亦参政耶:
③不闻而过之:
30、本文运用了___________手法,通过一件事写出了吕蒙正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31、翻译句子。
①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翻译:。
②不问之,何损?翻译:。
32、林则徐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是一种修养。请谈谈你对宽容的理解。
答:。
三、作文:(42分)
33、作文修改(6分)
在坎坷的生活中,我们笑对生活。A一帆风顺的人生旅途只会滋养B墨守成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九年级语文辅导九年级语文教学语文学习 - 初中语文学习 - 九年级语文辅导

上一篇: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三下)第三单元检测题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