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小学数学课算法的多样化
- [10-10 23:13:42] 来源:http://www.85jc.com 数学教材教法 阅读:8494次
概要:三、算法多样化要不要优化?上述情况是算法多样化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现象。我们应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有机会对诸多算法进行系统的整理,通过比较来澄清一些模糊的认识,进行自我消化。有的教师此时会话锋一转,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谈谈自己最喜欢哪种方法?你是怎样想的?打算怎样向同学推荐它?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你最不喜欢的方法是哪种?为什么?这其实就是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对多种算法进行“优化”的过程。由此,教师给学生留下自主的空间,引导学生去理解、去感悟,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将是深刻的。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富有个性地、按个人的理解来开展优化活动。如果老师觉得非常重要的、必须人人都掌握的一种算法学生并没能意识到,老师可以巧妙地引导学生多思考、多辨别、多练习,使学生从比较中感受它的重要性、方便性,进而领悟这种方法的实质。比如,“列竖式计算”。当初学习时,一般学生并不会很喜欢它,因为它麻烦,再说学生都习惯了口算,横式用得多了,看起来更顺溜些。选择这种算法就需要学生不断体会。总之,优化应根据学生自己的喜好来展开,如,
思考小学数学课算法的多样化,标签:教材教法,http://www.85jc.com
三、算法多样化要不要优化?
上述情况是算法多样化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现象。我们应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有机会对诸多算法进行系统的整理,通过比较来澄清一些模糊的认识,进行自我消化。有的教师此时会话锋一转,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谈谈自己最喜欢哪种方法?你是怎样想的?打算怎样向同学推荐它?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你最不喜欢的方法是哪种?为什么?这其实就是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对多种算法进行“优化”的过程。由此,教师给学生留下自主的空间,引导学生去理解、去感悟,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将是深刻的。
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富有个性地、按个人的理解来开展优化活动。如果老师觉得非常重要的、必须人人都掌握的一种算法学生并没能意识到,老师可以巧妙地引导学生多思考、多辨别、多练习,使学生从比较中感受它的重要性、方便性,进而领悟这种方法的实质。比如,“列竖式计算”。当初学习时,一般学生并不会很喜欢它,因为它麻烦,再说学生都习惯了口算,横式用得多了,看起来更顺溜些。选择这种算法就需要学生不断体会。总之,优化应根据学生自己的喜好来展开,如,“说说你比较喜欢哪种算法?理由是什么?”或者换个角度说:“你想个办法推荐一下你喜欢的算法,编一段宣传广告吧!”
事实上,优化的思想是存在于人们潜意识里的,是你不引导他也会不自觉地去做的一件事,生活中优选的思想、事例无处不在,为什么不从小帮助学生树立和巩固这种意识呢?
这里又有一个问题,在优化算法过程中,“凑十法”等传统的算法要不要强调?有人主张由教师向学生推荐好的算法,以此达到优化的目的。其实,这里也是存在问题的:教师是有差异的,对课改精神的理解也不一定是最权威、最正确的。如果教师能确切地分析和把握诸多算法中各种算法的优缺点,那也未尝不可。其实,“算法好”的结论是因人而异的,有些学生容易接受且受欢迎的算法可能是速度很慢的算法。学生或者觉得那样直观形象,用起来顺手,逐渐就习惯了、掌握了,甚至久而久之也可以达到比较快的计算速度。“凑十法”等计算方法对每个人并非都是绝好的方法。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有开放的思想,鼓励学生大胆地思考,只要是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出来的合理办法,就应该给予肯定。如果学生想不到“凑十法”,教师不提也无妨。如果习惯了“数数”、接着数,或者习惯了其他的凑数法,而我们还硬是要塞给他一个“凑十法”,也是不合适的。一是他不一定理解并欣然接受;二是“凑十法”也不过是我们很熟练后才觉得它好用,从而给它冠了一个“基本”的称号。实际上,年幼的学生面对陌生的“凑十法”,一定和面对别的方法一样。在没有形成牢固的认识前,非要让学生去记忆一些抽象规则和名称,那是给学生增加负担。鼓励算法多样化,实际上就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根据自己的实际选用不同的算法,体现学习的个性化,培养思维的创造性。所以只要是学生自己用得最便捷的方法,就是他心中最优的方法。
四、学生的算法,多不起来怎么办?
有些算法,学生根本就是想不到的,该怎么办?甚至是课本上已经列出来的算法,学生也有的说不到点上,那又该怎样处理?在实际观察中,我们发现这跟教师的引导有关。如:面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连加“118+104+95=?”,有的老师,算式一出来就急着叫学生算;有的老师,虽然会先让学生估一估,但只是“走一走这个过程”,根本就没有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去想,学生也没有机会说,当然学生就不可能提出类似“100+100+100+18+4-5”的方法;有的老师会给学生一点时间想一想,就可能出现“100+100+100大约是300”的结论;高明的老师在学生已经说出“100+100+100”之后,还留有时间让学生继续说,这时很可能会有“挑战者”站出来讲出快捷又准确的算法(也可称作一种思想)。如果确实属于比较偏、怪、难的算法,学生想不到的,老师可以不用为此而大伤脑筋,没有想出来就算了;如果真是比较便捷的
上一页 [1] [2]
Tag:数学教材教法,教材教法,数学学习 - 数学教研 - 数学教材教法
上一篇:“做”在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