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小编寄语】www.85jc.com数学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结合新课程标准,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切实抓好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应用操作、直观,启发和引导等教具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数学概念和规律性知识,把数学课堂教学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二、工作措施1、明确师生定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2、切实抓好每单元的知识点,突破难点,做到每单元过关。3、做好每单元的检测工作,及时查缺补漏。4、重视培优补差。教学进度表周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时数1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一) 1、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的愉悦。2、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0到10各数。 能熟练地数出10以内的数;能认、读10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标签:教材教法,http://www.85jc.com
【小编寄语】www.85jc.com数学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结合新课程标准,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切实抓好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应用操作、直观,启发和引导等教具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数学概念和规律性知识,把数学课堂教学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措施
1、明确师生定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2、切实抓好每单元的知识点,突破难点,做到每单元过关。
3、做好每单元的检测工作,及时查缺补漏。
4、重视培优补差。
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时数
1 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数(一) 1、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的愉悦。
2、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0到10各数。 能熟练地数出10以内的数;能认、读10以内的数,会写0到10各数。 认、读、写10以内的数。 4
2 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数(二) 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的愉悦。
2、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4
3 第二单元:
比较(一) 1、通过比较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10以内数的大小。 认识符号“<”“>”“=”的含义。 运用符号“<”“>”“=”。 4
4 第二单元:
比较(二) 1、使学生经历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2、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学会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 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常用的比较的方法。 4
5 第三单元:
5以内的加减法 1、初步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3、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加减法的认识和含义。 学习5以内的加减法。 4
6 第三单元:
10以内的加减法 1、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 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 4
7 第三单元:
10以内的简单混合加减法。 1、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2、能熟练地计算10以内的简单混合加减法。 10以内的简单混合加减法。 简单四则运算的运算意义和顺序。 4
8 第三单元:
整理和复习
活动:大家来锻炼 1、让学生自己对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归纳。
2、提高学生对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速度。 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数学的能力。 让学生通过对10以内加、减法表的观察、分析,从中发现规律,体验探索的乐趣。 4
9 第四单元:分类
第五单元:前后 1、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
2、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
3、让学生体验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1、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1、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4
10 第五单元:
位置与顺序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使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用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掌握方位的相对位置。 4
11 第六单元: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