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柳永的词与人生道路
- [10-10 23:13:42] 来源:http://www.85jc.com 高二语文知识 阅读:8934次
概要:柳永字耆卿,生卒年代至今仍不可考,仅知约为:987?~1053?一位名词人为什么生卒年代不可考呢?因为史书上没有记载!在历史上他不为统治阶级和正统文人所喜爱,所以他的事只在一些地方志、野史及笔记小说中有零星记载。如今,在柳永的故乡──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武夷山,为他建起了纪念馆,又举办首届柳永学术研讨会,实在是件大好事!让我们还柳永以公平,让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他应得的席位!让他在文学艺术上的创建,能更好地为后人所学习、所借鉴! 柳永初名柳三变,出身于世代儒学官宦之家。作为一介书生,走科举之路、入仕途,当是他少年时代的唯一选择。只叹他屡试屡遭失败!是三变无才吗?否。只是他的才被统治者视为歪才。少年时的他,居住在京城开封,已有“多游狭邪”、“好为淫冶讴歌之曲”之名,这当然为要装点一下门面的统治者所不容,仁宗就曾因嫌他“浮艳虚华”而不取他当进士。怀才不遇的三变,转而对功名富贵采取了冷淡狂傲的态度,最能说明他这种转变的是他的词《鹤冲天》:
浅谈柳永的词与人生道路,标签:高二语文知识扩展,http://www.85jc.com
柳永字耆卿,生卒年代至今仍不可考,仅知约为:987?~1053?一位名词人为什么生卒年代不可考呢?因为史书上没有记载!在历史上他不为统治阶级和正统文人所喜爱,所以他的事只在一些地方志、野史及笔记小说中有零星记载。如今,在柳永的故乡──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武夷山,为他建起了纪念馆,又举办首届柳永学术研讨会,实在是件大好事!让我们还柳永以公平,让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他应得的席位!让他在文学艺术上的创建,能更好地为后人所学习、所借鉴!
柳永初名柳三变,出身于世代儒学官宦之家。作为一介书生,走科举之路、入仕途,当是他少年时代的唯一选择。只叹他屡试屡遭失败!是三变无才吗?否。只是他的才被统治者视为歪才。少年时的他,居住在京城开封,已有“多游狭邪”、“好为淫冶讴歌之曲”之名,这当然为要装点一下门面的统治者所不容,仁宗就曾因嫌他“浮艳虚华”而不取他当进士。怀才不遇的三变,转而对功名富贵采取了冷淡狂傲的态度,最能说明他这种转变的是他的词《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需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当这首词传入仁宗的耳中后,对他便有了成见,三变入仕途也就更无望了。这之后,当有人向仁宗推荐三变的才学时,仁宗说:“得非填词柳三变乎?……且去填词。”对仕途彻底失望了的三变,于是更加放荡行骸,并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自此,朝中少了一名官员,平民中却出现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位专业词人,而且是一位才子词人!现存的《乐章集》一卷中,就保存了他的词近二百首。
柳永的词,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艺术上,都有一定的开创性。词自诞生起,题材就很狭窄,以艳情为主,而柳永的词中却有较为宽广的社会内容。如他的羁旅行役词,既反映了封建社会知识份子怀才不遇、为衣食所役的悲愤,又流露出对游宦生活、对功名利禄的厌倦与否定。
又如柳词中对都市的写真词,也是当时独一无二的,无论是汴京还是苏、杭,读起来令人感到如临其境、美不胜收。如《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蓬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这首写杭州与西湖的词,既写出了城内外的繁华、钱塘江的壮美,又写出了湖山风景之美、杭州人物之盛。传说金主完颜亮就是听了此词后,动了南侵念头儿的。
至于他揭露人民苦难的《煮海歌》,则是一首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反映出他思想的另一面──对劳动人民的“哀其不幸”的态度。当然,柳词中的主要部分还是男女爱情词,他以比较平等的身份和互相怜惜的感情,来描写歌伎的飘零生活和不幸命运,他也就自然成了她们心中崇拜的偶像!
在艺术上,柳永创制慢调,是他对词的最大贡献,柳词中十之七、八为慢词。李清照《词论》中称:“有柳永者……变旧声为新声……大得声称于世。”此处所说的“变旧声为新声”,道出了柳永填词在艺术上善于翻新旧曲的特色。如《女冠子》词调,原来只有四十一个字,被他增为一百十一个字和一百十四个字两体。他还能自造新声,如《夜半乐》词调,一改词惯为上、下两阕为三叠。是他,使慢词发展成为与小令双峰并峙的一种成熟的文学样式,自此,长词成为流行的词体。另外,柳词语言通俗浅近的特点,使之能雅俗共赏,因而成为当时最流行的民众歌曲了,用今天的话来说,他是那个时代创作“流行歌曲”的大师!是他,使长词成为流行的词体,而他将土语、方言入词以及铺叙的写法,后来也被词界普遍地采用了。
[1] [2] 下一页
Tag:高二语文知识,高二语文知识扩展,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扩展 - 高二语文知识
上一篇:《雨霖铃》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