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知识扩展高二语文知识入情入景 品味人生──杜甫《登高》赏析» 正文
  1. 入情入景 品味人生──杜甫《登高》赏析

  2. [10-10 23:13:42]   来源:http://www.85jc.com  高二语文知识   阅读:8487

概要: 更为绝妙的是此联的“万里”“百年”与上联的“无边”“不尽”互相呼应、渗透: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景情水乳交融,浑然一体。 诗人在作客思乡的一般含义上,添上久客孤独的新意,融进悲愁苦病的情思,汇入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当然诗意就更见深亮厚重了。 四、高贵厚重的忧伤情字字渗透 本诗以令人耳目一新又震颤人心的一组诗句为首联,那么它又如何结尾呢?紧接颈联,诗人写自己备尝穷困潦倒之苦,长年过着“生涯似众人”的日子,国难家愁,令白发日渐增多,明知举酒浇愁愁更愁,诗人仍欲以“浊”酒消“愁”,然而现在为护病而断饮,连“浊酒”都不能喝了。他的心情该是多么的凄苦与沉痛。这无法排遣的深重的“愁苦”来自于“艰难苦

入情入景 品味人生──杜甫《登高》赏析,标签:高二语文知识扩展,http://www.85jc.com

  更为绝妙的是此联的“万里”“百年”与上联的“无边”“不尽”互相呼应、渗透: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景情水乳交融,浑然一体。

  诗人在作客思乡的一般含义上,添上久客孤独的新意,融进悲愁苦病的情思,汇入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当然诗意就更见深亮厚重了。
 

四、高贵厚重的忧伤情字字渗透

  本诗以令人耳目一新又震颤人心的一组诗句为首联,那么它又如何结尾呢?紧接颈联,诗人写自己备尝穷困潦倒之苦,长年过着“生涯似众人”的日子,国难家愁,令白发日渐增多,明知举酒浇愁愁更愁,诗人仍欲以“浊”酒消“愁”,然而现在为护病而断饮,连“浊酒”都不能喝了。他的心情该是多么的凄苦与沉痛。这无法排遣的深重的“愁苦”来自于“艰难苦恨”,“潦倒”不堪。其中既有对自己身世坎坷,老大无成的慨叹,更有对时局的忧虑和痛心。这说明,诗人早已把身体的多病、困窘潦倒的个人“私”愁紧紧地联结在国家命运、时局多难上了。可贵的是,不论生活怎样困苦,也不论漂泊到什么地方,他总是在关心着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掩卷回味,诗人忧国忧民、爱国伤时的情操如临其境,读者似已触摸到了诗人心灵震颤的琴弦。诗人丰满、立体的形象跃然纸上,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另外,这首诗在“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字字精点,无一虚设,天造地设,自然成对。他的作品中,创造性的赋予七言律诗以重大的政治和社会内容。《登高》便是其中一首较具代表性的作品。人们称赞它为“杜诗七言律诗第一”,更推崇此诗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可见其价值不凡。

  总之,此诗思想感情博大深厚,慷慨激越,动人心弦,表现手法沉着蕴藉,艺术性很强,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诗风。换言之,此诗的感情基调是悲凉的,但作者善于挖掘内心世界,因而这种悲凉之情又是深沉的、厚重的、雄厚的,加上全诗的对仗,字句精当,令读者自始至终均感受到透过沉郁悲凉的诗句显示出的磅礴气势和诗人按捺不住的情感热浪!
 

【附诗】

登高

杜 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原载《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      

上一页  [1] [2] 


Tag:高二语文知识高二语文知识扩展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扩展 - 高二语文知识

上一篇:平庸议论话名篇──谈杜诗《咏怀古迹》五首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