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知识扩展高二语文知识李白山水诗与画同源的意境» 正文
  1. 李白山水诗与画同源的意境

  2. [10-10 23:13:42]   来源:http://www.85jc.com  高二语文知识   阅读:8274

概要: 李白的山水诗,在结构上不拘形式,只以一个“情”字贯穿。笔之所至,情之所至。李白习惯于把自己的个性气质融入山水中,便形成了行云流水的抒情方式,使得他的山水诗有一种奔腾回旋的动感。这种动感,见诸于字句音节时,常表现为句式的参差错落和韵律的跌宕舒展。李白常常用大量夸张的手法,想象飞腾,虚实相间,笔势大开大合,有时顺流直下,有时其山水诗的结构往往呈现出巨大的跳跃性,但回旋往复,却也层次井然。无论写景言情,都具有一气流贯的俊逸和爽朗情韵,其艺术效果常常是摇撼人心,振聋发聩的,从而把山水的气势推动出来,也借此张扬出个人的气势。 李白诗中颇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他对壮观宏大的事物尤为倾心,大鹏、巨鱼、长鲸,以及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都是他要张扬的对象。李白的过人之处就是将这些宏大的事物置于阔大的时空背景下去张扬,构成雄奇壮伟的山水诗歌意象。

李白山水诗与画同源的意境,标签:高二语文知识扩展,http://www.85jc.com

    李白的山水诗,在结构上不拘形式,只以一个“情”字贯穿。笔之所至,情之所至。李白习惯于把自己的个性气质融入山水中,便形成了行云流水的抒情方式,使得他的山水诗有一种奔腾回旋的动感。这种动感,见诸于字句音节时,常表现为句式的参差错落和韵律的跌宕舒展。李白常常用大量夸张的手法,想象飞腾,虚实相间,笔势大开大合,有时顺流直下,有时其山水诗的结构往往呈现出巨大的跳跃性,但回旋往复,却也层次井然。无论写景言情,都具有一气流贯的俊逸和爽朗情韵,其艺术效果常常是摇撼人心,振聋发聩的,从而把山水的气势推动出来,也借此张扬出个人的气势。

    李白诗中颇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他对壮观宏大的事物尤为倾心,大鹏、巨鱼、长鲸,以及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都是他要张扬的对象。李白的过人之处就是将这些宏大的事物置于阔大的时空背景下去张扬,构成雄奇壮伟的山水诗歌意象。

  3、“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的意境:

    李白由于终生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他的山水诗的最为独到之处,就是利用神游的方式,既写眼前的山水,也写心中的山水,更写天上神仙世界的山水,用李白的话来说就是“别有天地非人间”的山水。

    其实山水并不是李白诗画的主角,在山水中畅神而达到理想的神仙世界才是李白山水诗的主体价值。因此李白借写眼中的山水,达到写心中的山水,最后意出尘世间之外,达到心目中的神仙世界的山水。李白的山水诗中弥散着一股仙气。李白的山水诗是以山水为审美观到以个性为审美观的转移的具体表现。李白山水诗中的意境其实就是“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的意境。

    李白的神游山水诗最著名的便是《梦游天姥吟留别》: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瞑。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森林兮惊层颠。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岳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唯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李白神游,谢公屐、青云梯、海日、天鸡、迷花、闪电、鸣雷,石洞、神仙、日月、冥府、熊咆、龙吟、霹雳、虎鸾、烟霞、白鹿等各种意象飘然而至,纷至沓来,使读者也随之步入一个迷幻的奇异世界,俨然是超级意识流。

    全诗构思缜密奇特,雄奇豪放,瑰丽飘逸,极富想象,语言夸张多变,美丽流畅,兴到笔随,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想象之间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一个想象紧接着另一个想象,跳跃极大,意象的衔接组合也是大跨度的,离奇惝恍,纵横变幻,酣畅淋漓地倾泻感情,完全不受形式的束缚。全诗运用比喻、对比、衬托、夸张等方法,梦之所至,笔之所至,将梦境神游和实境奇幻地交织在一起。通过神游梦境的描绘达到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只有世外高人李白这样的诗人才有如此磅礴的气势去自然喷发山水之内在的气势,这正是李白山水诗的高人之处,也正是李白的这种气势才使之成为独步千古的伟大诗人。


四、李白山水诗画的意境

  李白山水诗的意境便是画境,即李白山水诗既能展现动态美,又能展现静态美,还善于描绘山水的朦胧美;既能从时空角度展示山水美,又能突破时空,使所展示的山水更加雄伟瑰丽。李白将山水的俊秀信手拈来,使人感觉他就是山水间的精灵。李白只有在山水中,在诗中才是自由的。李白突破了中国传统山水的表现手法,苍莽的群山,奔腾的江海,都成为他的知音,山水成为他的依靠,成为了他的力量和气势,他与山水相知。李白的神思飞越了山水,也生动了大唐的山水,李白以后再也无人成峰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高二语文知识高二语文知识扩展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扩展 - 高二语文知识

上一篇:李白飘逸诗风的构成
《李白山水诗与画同源的意境》相关文章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