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知识扩展高二语文知识韩愈《调张籍》赏析» 正文
  1. 韩愈《调张籍》赏析

  2. [10-10 23:13:42]   来源:http://www.85jc.com  高二语文知识   阅读:8113

概要:福建省泉州市田安路泉州现代中学陈可可 调①张籍 韩愈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 夜梦多见之,

韩愈《调张籍》赏析,标签:高二语文知识扩展,http://www.85jc.com
福建省泉州市田安路泉州现代中学 陈可可    

调①张籍

韩 愈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
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
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
想当施手时,巨刃磨天扬。
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锒。
惟此两夫子,家居蟀荒凉。
帝欲长吟哦,故遣起且僵。
剪翎送笼中,使看百鸟翔。
 平生千万篇,金薤②垂琳琅。
仙官敕六丁,雷电下取将。
 流落人间者,太山一毫芒③。
 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④。
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
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
 腾身跨汗漫,不着织女襄⑤。
顾语地上友,经营无太忙!
 乞君飞霞佩,与我高颉颃⑥!

  注释:

  ① 调:调侃。
  
  ② 金薤:书体有金错书和倒薤书。
  
  ③ 毫芒:言李杜诗为天仙所收,流落人间极少。
  
  ④ 八荒:八极。古以为九州在四海,四海又在八荒之内。
  
  ⑤ 襄:更移,引伸为纺织。
  
  ⑥ 颉、颃:上、下飞翔貌。

  李白和杜甫的诗歌成就,在盛行王、孟和元、白诗风的中唐时期,往往不被重视,甚至还受到某些人不公正的贬抑。韩愈在此诗中,热情地赞美李白和杜甫的诗文,表现出高度倾慕之情。在对李、杜诗歌的评价问题上,韩愈要比同时的人高明得多。

  本诗可分为三段。前六句为第一段。作者对李、杜诗文作出了极高的评价,并讥斥“群儿”谤伤前辈是多么无知可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二句,已成为对这两位伟大诗人的千古定评了。中间二十二句为第二段。力写对李、杜的钦仰,赞美他们诗歌的高度成就。其中“伊我”十句,作者感叹生于李、杜之后,只好在梦中瞻仰他们的风采。特别是读到李、杜光彩四溢的诗篇时,便不禁追想起他们兴酣落笔的情景:就象大禹治水那样,挥动着摩天巨斧,山崖峭壁一下子劈开了,被堙遏的洪水便倾泻出来,天地间回荡着山崩地裂的巨响。“惟此”六句,感叹李、杜生前不遇。天帝要使诗人永不停止歌唱,便故意给予他们升沉不定的命运。好比剪了羽毛囚禁在笼中的鸟儿,痛苦地看着外边百鸟自由自在地飞翔。“平生”六句,作者惋惜李、杜的诗文多已散佚。他们一生写了千万篇金玉般优美的诗歌,但其中多被仙官派遣神兵收取去了,流传人间的,只不过是泰山的毫末之微而已。末十二句为第三段。“我愿”八句,写自己努力去追随李、杜。诗人希望能生出两翅,在天地中追寻李、杜诗歌的精神。他终于能与前辈诗人精诚感通,于是,千奇百怪的诗境便进入心里:反手拔出大海中长鲸的利齿,高举大瓢,畅饮天宫中的仙酒,忽然腾身而起,遨游于广漠无穷的天宇中,自由自在,发天籁之音,甚至连织女所制的天衣也不屑去穿了。最后四句点题。诗人恳切地劝导老朋友张籍:不要老是钻在书堆中寻章摘句,忙碌经营,还是和我一起向李、杜学习,在诗歌的广阔天地中高高飞翔吧。

[1] [2]  下一页


Tag:高二语文知识高二语文知识扩展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扩展 - 高二语文知识

上一篇:李白年表
《韩愈《调张籍》赏析》相关文章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