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形象新解
- [10-10 23:13:42]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三语文知识 阅读:8414次
概要:四、愚公是移山工程的指挥者移山是一项伟大的建设工程。愚公不顾自己年老体衰,不顾挖山运土的艰辛,亲“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这支移山队伍,人数只有五人:愚公、子孙荷担者三夫、邻人孀妻之七岁遗男;挖掘工具只有铁锤锄头等;运土工具只有箕畚。移山工程之浩大,运土路程之遥远,往返时间之漫长,世所罕见。此时,笔者眼前似乎出现了这样一幅情景:白须飘飘的愚公走在移山队伍的最前面,紧接着是“荷担者三夫”,最后是邻人孀妻之七岁遗男。他们扛着锄头,担着箕畚,意气风发地行进在移山运土的漫漫长途。夏顶炎炎烈日,冬冒凛冽风雪,披一身朝霞,肩一天星月,踩万千行脚印,洒亿万颗汗珠,凿岩石,挖泥土,装箕畚。上惩途。这是一曲改造山河的颂歌,是中国民族的一项壮举。愚公的可贵,在于自己的实际参与,在于自己的具体垂范,在于挖山不止的世代延续。愚公,是移山工程的名副其实的指挥者。五、愚公是移山路线的捍卫者移山,是一项造福于千千万万的人和后代子孙的伟大事业。对于这一伟大的事业,人民大众是拥护的。但也有持不同意见者,智叟就是其典型代表。他以静止的观点
愚公形象新解,标签:初三语文知识扩展,http://www.85jc.com
四、愚公是移山工程的指挥者
移山是一项伟大的建设工程。愚公不顾自己年老体衰,不顾挖山运土的艰辛,亲“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这支移山队伍,人数只有五人:愚公、子孙荷担者三夫、邻人孀妻之七岁遗男;挖掘工具只有铁锤锄头等;运土工具只有箕畚。移山工程之浩大,运土路程之遥远,往返时间之漫长,世所罕见。此时,笔者眼前似乎出现了这样一幅情景:白须飘飘的愚公走在移山队伍的最前面,紧接着是“荷担者三夫”,最后是邻人孀妻之七岁遗男。他们扛着锄头,担着箕畚,意气风发地行进在移山运土的漫漫长途。夏顶炎炎烈日,冬冒凛冽风雪,披一身朝霞,肩一天星月,踩万千行脚印,洒亿万颗汗珠,凿岩石,挖泥土,装箕畚。上惩途。这是一曲改造山河的颂歌,是中国民族的一项壮举。愚公的可贵,在于自己的实际参与,在于自己的具体垂范,在于挖山不止的世代延续。愚公,是移山工程的名副其实的指挥者。
五、愚公是移山路线的捍卫者
移山,是一项造福于千千万万的人和后代子孙的伟大事业。对于这一伟大的事业,人民大众是拥护的。但也有持不同意见者,智叟就是其典型代表。他以静止的观点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自然是不可战胜的,人对自然只能被动适应。因此,他专程从河曲赶来制止愚公移山,在他看来,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以“残年余力”想挖掉“方七百里、高万仞”的太行王屋二山,简直是愚不可及。智叟在这里看到的只是一代人的微弱的力量,从而断定人在大自然面前无能为力。而愚公则以发展的观点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虽然人生有限,但却人力无穷,自然条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有什么大的改变。移山事业即使不能在一代人两代人手里实现,只要世世代代坚持干下去,就一定有最终完成的希望,大自然完全可以被征服。正如晋人张湛说:“世咸知积小可以高大,而不悟损多可以至少。夫九层起于累土,高岸遂为幽谷,苟功无废舍,不期朝夕,则无微而不积,无大而不亏矣。”愚公和智叟,两人完全对立的观点,集中地反映了在移山中的“两条思想路线”的斗争。面对智叟的责难,愚公是针锋相对,据理批驳,直到智叟理屈词穷为止。这里的愚公,实际上是正确的思想路线的坚强卫土。这两位老人,一伴如识途老马,愚其表却智其里;一位自视聪明,智其表却愚其里。前者小愚而彰大智,后者小智却难掩大愚。
总之,这篇寓言故事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同时用愚公移山过程中的言与行,塑造了愚公这一古代卓越领导者的艺术形象,对后人的启迪是多方面的。
上一页 [1] [2]
Tag:初三语文知识,初三语文知识扩展,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扩展 - 初三语文知识
上一篇:《愚公移山》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