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知识扩展初三语文知识谈《出师表》的潜主题» 正文
  1. 谈《出师表》的潜主题

  2. [10-10 23:13:42]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三语文知识   阅读:8320

概要: 3、防患未然、警示诸臣: 在那个群雄逐鹿的时代,良将择主而事,杀主献土的情况极为普遍,更有甚者,一些手握大权,身拥重兵的重臣经常做出“自取”之事。“三国鼎足”的大势也正是在上述情况下形成的。张扬个性,建功立业的思想影响着世人。回顾“三国”的历史,此种例子举不胜举,如董卓废少立献,曹丕废献自立,司马代魏,魏延杀主献土,以及吴懿、张翼、姜维等人背主之事都是那种时代风习的使然。正是因为对这一点的深刻认识,诸葛亮不能不当担心他提师远去之后发生宫延政变。这同样也是《出师表》的主题之一,对此,金圣汉挖掘得异常深入,分析得异常透辟。所谓“此表所忧,不在外贼,而在内蛊也。哀哉!”可谓一语破的。受此影响,吴楚材也在《古文观止》里评说:“时宵小伺侯,必有乘孔明远出而蛊惑其君者。” 《出师表》全文中,十三次提及“先帝”,无非是想让

谈《出师表》的潜主题,标签:初三语文知识扩展,http://www.85jc.com

  3、防患未然、警示诸臣:

    在那个群雄逐鹿的时代,良将择主而事,杀主献土的情况极为普遍,更有甚者,一些手握大权,身拥重兵的重臣经常做出“自取”之事。“三国鼎足”的大势也正是在上述情况下形成的。张扬个性,建功立业的思想影响着世人。回顾“三国”的历史,此种例子举不胜举,如董卓废少立献,曹丕废献自立,司马代魏,魏延杀主献土,以及吴懿、张翼、姜维等人背主之事都是那种时代风习的使然。正是因为对这一点的深刻认识,诸葛亮不能不当担心他提师远去之后发生宫延政变。这同样也是《出师表》的主题之一,对此,金圣汉挖掘得异常深入,分析得异常透辟。所谓“此表所忧,不在外贼,而在内蛊也。哀哉!”可谓一语破的。受此影响,吴楚材也在《古文观止》里评说:“时宵小伺侯,必有乘孔明远出而蛊惑其君者。”

    《出师表》全文中,十三次提及“先帝”,无非是想让诸臣不要忘了刘禅是先帝之嗣,不要忘了先帝之“殊遇”和“简拔”,其用心可谓深远。正如前文指出,在《出师表》里,诸葛亮以极其悲苦的语调陈述身世,不过是想以自身的忠贞感染诸臣,其目的也只有一个,那就是使诸臣看在先帝的份上,忠诚于昏庸之君。正是因为其“摄一国之政,事凡庸之君,专权而不失礼”的磊落和坦荡才使其“行君事而国人不疑”,也影响着诸臣,使他们表现出了对刘氏父子的无比忠贞,甚直得到了敌手的尊崇,以至曹睿在临终前仿效刘备托孤,要司马懿学诸葛亮“竭尽忠诚,至死方休”的榜样。诸葛亮忠贞的人格力量可见一斑,可惜司马父子并非诸葛亮,这也从侧面证明了诸葛亮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所以诸葛亮借出师一表警示诸臣。

  上述三点,就是笔者对《出师表》一文“潜主题”的阐释。当然,也可能会有读者从另外的角度对其“潜主题”作出挖掘。一篇作品、一个文本的“潜主题”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阵地之一,这也正是笔者写作此文最重要的目的。

上一页  [1] [2] 


Tag:初三语文知识初三语文知识扩展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扩展 - 初三语文知识

上一篇:《出师表》中的一个“以”字
《谈《出师表》的潜主题》相关文章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