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知识扩展初三语文知识《孤独之旅》有关资料» 正文
  1. 《孤独之旅》有关资料

  2. [10-10 23:14:16]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三语文知识   阅读:8983

概要: 师:你们找得准,理解得也深刻,真为大家的进步而高兴。古人说:“读书须教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你们有哪些疑问呢? 生6: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很多,也很精彩,可以说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请问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生4:我认为第一部分里草滩、河面上的炊烟与热气,一望无际的绿色芦荡,所有这些景物描写为了渲染一种茫然而恐惧、寂寞而孤单、空旷而陌生的氛围,烘托杜小康凄苦、孤单的心情,交代杜小康成长的环境。 生1:我认为第一部分里描写船头和船四周的鸭群,是在用这些景物衬托杜小康面对的环境。 生2:我认为第二部分对芦荡里那个风雨交加的恶劣天气的描写,目的是为杜小康找鸭群、与父亲走失、经历磨难作

《孤独之旅》有关资料,标签:初三语文知识扩展,http://www.85jc.com

  师:你们找得准,理解得也深刻,真为大家的进步而高兴。古人说:“读书须教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你们有哪些疑问呢?

  生6: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很多,也很精彩,可以说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请问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生4:我认为第一部分里草滩、河面上的炊烟与热气,一望无际的绿色芦荡,所有这些景物描写为了渲染一种茫然而恐惧、寂寞而孤单、空旷而陌生的氛围,烘托杜小康凄苦、孤单的心情,交代杜小康成长的环境。

  生1:我认为第一部分里描写船头和船四周的鸭群,是在用这些景物衬托杜小康面对的环境。

  生2:我认为第二部分对芦荡里那个风雨交加的恶劣天气的描写,目的是为杜小康找鸭群、与父亲走失、经历磨难作铺垫。

  生3:“雨过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而月亮又是那么地明亮”烘托了杜小康找到鸭群的兴奋和感受自己突然长大后的欣慰。

  生5:我认为从第一部分到第二部分的景物描写,推动了有关杜小康成长的故事情节的发展。

  生6:第一部分的尾部对芦荡里空气的清香和水边芦叶里无数萤火虫的描写是十分欢快的,这与本文所渲染的气氛不协调,这是为什么?

  生1:这是为了表现杜小康对周围新事物的好奇心。

  师:对。这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

  生3:本文对鸭群的成长描写得很生动,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生4:我这样理解:结尾写“鸭们也长大了,长成了真正的鸭”,“下蛋了”,这是写鸭群同主人一起经历风风雨雨成长起来。尤其语句中的“也”字承接了上文杜小康所经受的磨练、坚强和成熟。因此,这里不仅是写鸭群,而且暗示人“长大了”。

  师:很有见地。我认为作用有二:其一,这是写主人的辛苦得到回报,有了收获。其二,这是借物写人,托物寓人。这也是一种拟人的手法。这样写,人、物合一,相得益彰,生动形象。

  生5:小说尾部写道:“杜小康的一只脚板底,还在一滴一滴地流血,血滴在草上,滴在父亲的脚印里,也滴在跟在他们身后的那群鸭的羽毛上……”这是什么描写?删掉好不好?

  师:这是细节描写,写得非常巧妙,它照应了上文杜小康风雨寻鸭中“芦苇旧茬儿戳破了他的脚”,“他感到脚钻心地疼痛”;同时再现了杜小康的坚强、成长与收获。那带血的父亲的脚印,那带血的群鸭的羽毛,栩栩如生,余味无穷,让读者浮想联翩。

               (选自《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第2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Tag:初三语文知识初三语文知识扩展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扩展 - 初三语文知识

上一篇:《草房子》故事梗概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