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生命书写新闻──追记“爱岗敬业的好记者”甘远志
- [10-10 23:14:16]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三语文知识 阅读:8303次
概要:贺广华 2004年9月4日,海南日报头版消息《尽快启动大广坝二期工程》,因涉及海南岛西部数十万亩干旱农田灌溉问题,受到海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当天中午,这篇报道的作者甘远志因心脏病突发,殉职在大广坝所在的东方市采访途中,年仅39岁。 三个多月来,人们以各种方式缅怀这位像战士一样倒在了自己热爱的党的新闻工作岗位上的优秀记者。 做了一千多天记者,发表一千多篇报道。他说:“新闻,是跑出来的。” “我在东方采
他用生命书写新闻──追记“爱岗敬业的好记者”甘远志,标签:初三语文知识扩展,http://www.85jc.com
贺广华 2004年9月4日,海南日报头版消息《尽快启动大广坝二期工程》,因涉及海南岛西部数十万亩干旱农田灌溉问题,受到海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当天中午,这篇报道的作者甘远志因心脏病突发,殉职在大广坝所在的东方市采访途中,年仅39岁。
三个多月来,人们以各种方式缅怀这位像战士一样倒在了自己热爱的党的新闻工作岗位上的优秀记者。
做了一千多天记者,发表一千多篇报道。他说:“新闻,是跑出来的。”
“我在东方采访”,这是甘远志留给同事吕岩的最后遗言。
“阿甘心脏不好,当时我劝他不要去,但怎么拦都拦不住。”吕岩哽咽着回忆道,“他说,不下去跑,怎么出新闻?”
同样的话,3年前甘远志从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调入海南日报时就说过。当时报社把他安排在理论评论部工作,但他却想下基层锻炼。于是,他主动请战到了省定贫困地区的东方市驻站。
海南日报驻东方记者站那时条件很差,一没电脑,二没交通工具,但他却没有一丝怨言。乘摩托车跑厂矿,坐农用车下农村。累了,在椰子树底下歇歇;饿了,在路边店吃碗汤粉。见诸报端的报道既多又好,让报社同事吃惊:这小子真玩命哪!
2001年8月底,台风暴雨使东方大地洪水肆虐。作为一线记者的甘远志,奔跑在抗洪最前线,特写《为了11名民工的生命》、《大坝上的9小时……》等现场报道,让东方人至今还挂在嘴边。也许他对那片热土倾注了太多的感情,3年前,初为记者的甘远志从东方发回了他第一篇有分量的报道;3年后,他在东方发回他最后一篇稿件。
2002年后,被报社“拽”回到经济部工作的甘远志,还是本性难移,喜欢成天在外跑着。他常对同事说:“新闻,是跑出来的。”物价,以前是报道空白,甘远志跑出了源源的新闻;交通,以前少有报道,甘远志跑出一篇篇稿子;药品,以前很少涉足,甘远志将其跑成了“富矿”;电力,以前少有问津,甘远志把它跑成了热门。透过他的报道,读者知道了粤海铁路开通、金海浆纸厂复工、南海油气发现、海南融入泛珠三角……
甘远志的“跑劲”使他在海南新闻界出了名。在他去世后,同事们整理他在海南日报工作3年时间里发表的全部新闻作品,竟然多达1051篇,几乎是每天一篇!他为此付出了节假日、睡眠直至生命。
众多被采访单位感叹,甘远志从不提任何要求。他说:“吃人家嘴软,拿人家手短。”
“我真不敢相信他就这么走了。”海南电力公司副总经理曾卫和回忆道,“阿甘常挤公共汽车来采访,我叫他‘打的’,说给他报销,他一笑了之;我说借他辆旧车开,他说不能给企业添麻烦;我说可以给他报误餐费,他说自己工资收入够开支。”曾卫和至今仍在自责:我们成了朋友后,曾多次邀他吃顿饭,他总推托说要赶稿子。
粤海铁路公司办公室副主任李文奇清楚记得,在粤海铁1号调试阶段,甘远志每天背个采访包在现场采访。有次下大雨,他浑身湿透了,当时已近冬季,但他一如既往地采访。李文奇说:“小甘从没对我们提任何要求,大多数时候,他自己随便找个地方吃饭。”
海南省药品食品监督局局长曾渝介绍说,甘远志来我们单位采访,总是悄悄地来,静静地走,采访很深入。惟一的要求是加入我们局的篮球队。
甘远志人缘很好,也很活跃。他孤身一人在东方驻站期间,晚上发完稿件后想放松一下,会自己花钱找很便利的露天卡拉OK,尽情地唱上几首歌。
海南日报经济部主任华晓东告诉记者,阿甘是家里的顶梁柱,上有父母,下有妻儿,每月所挣的钱要向4个地方寄,负担可想而知。但他常在私下里对同事说:“吃人家嘴软,拿人家手短。新闻要是与采访对象扯不清楚,新闻也就丧失了独立和权威。”
[1] [2] 下一页
Tag:初三语文知识,初三语文知识扩展,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扩展 - 初三语文知识
上一篇:文体知识: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