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知识扩展初三语文知识朦胧诗潮» 正文
  1. 朦胧诗潮

  2. [10-10 23:14:16]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三语文知识   阅读:8483

概要:⑵《百家诗会序》,《上海文学》,1981年第5期。⑶《请听听我们的声音》,《诗探索》1980年第1期。⑷同⑵⑸《20世纪中国新诗:1978~1989》,《诗探索》,1995年第2期。⑹同⑴《崛起的诗群──评我国诗歌的现代倾向》。⑺章明:《令人气闷的“朦胧”》,《诗刊》1980年第8期。⑻丁力:《古怪诗歌质疑》《诗刊》,1981年第12期。⑼李丛中:《朦胧诗的命运》,《作品》,1981年第3期。⑽同⑴⑾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光明日报1980年5月7日。⑿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诗刊》1981年第3期。上一页 [1] [2] [3]

朦胧诗潮,标签:初三语文知识扩展,http://www.85jc.com

  ⑵ 《百家诗会序》,《上海文学》,1981年第5期。

  ⑶ 《请听听我们的声音》,《诗探索》1980年第1期。

  ⑷ 同⑵

  ⑸ 《20世纪中国新诗:1978~1989》,《诗探索》,1995年第2期。

  ⑹ 同⑴《崛起的诗群──评我国诗歌的现代倾向》。

  ⑺ 章明:《令人气闷的“朦胧”》,《诗刊》1980年第8期。

  ⑻ 丁力:《古怪诗歌质疑》《诗刊》,1981年第12期。

  ⑼ 李丛中:《朦胧诗的命运》,《作品》,1981年第3期。

  ⑽ 同⑴

  ⑾ 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光明日报1980年5月7日。

  ⑿ 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诗刊》1981年第3期。

上一页  [1] [2] [3] 


Tag:初三语文知识初三语文知识扩展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扩展 - 初三语文知识

上一篇:江河:掘出文化史诗的河道
《朦胧诗潮》相关文章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