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知识扩展初二语文知识略谈中国古代诗歌的体类» 正文
  1. 略谈中国古代诗歌的体类

  2. [10-10 23:14:16]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二语文知识   阅读:8442

概要:顾农 中国古代诗歌有着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其体裁极其纷纭复杂;略而言之,主要可以分为四言、骚体、乐府、古体、近体这样五大类别。 至于后起的词、曲,当然也可以包含在广义的“诗”的概念之下,而其体制自有它们的特点。又,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术语中,“体”有时指风格,在这个意义上,诗歌中有各种“体”,例如建安体、元嘉体、西昆体、同光体等等,凡此种种与体裁上的分类完全是两回事。这些问题都需要另行讨论。

略谈中国古代诗歌的体类,标签:初二语文知识扩展,http://www.85jc.com
顾 农       中国古代诗歌有着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其体裁极其纷纭复杂;略而言之,主要可以分为四言、骚体、乐府、古体、近体这样五大类别。

  至于后起的词、曲,当然也可以包含在广义的“诗”的概念之下,而其体制自有它们的特点。又,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术语中,“体”有时指风格,在这个意义上,诗歌中有各种“体”,例如建安体、元嘉体、西昆体、同光体等等,凡此种种与体裁上的分类完全是两回事。这些问题都需要另行讨论。

  最古老的诗是二言的,由两个字构成一句,例如《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表现初民制造一种简陋的弹弓去打猎;这就是很典型的二言诗。

  二言未免太简单了,不容易表现日益复杂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感情,所以后来扩大而为四言,《诗经》中的作品基本上是四言的,其中有通篇为四言的.如《周南·关雎》《郑风·出其东门》《小雅·采薇》等;也有以四言为主,间有突破的,例如《唐风·绸缪》,涛凡三章,每章五句,其中前四句为四言,末句为五言;又如《豳风·七月》,绝大部分诗句是四言,但其中有几句五言、六言、七言以至八言的。如此等等。四言诗曾经是一种最流行最有影响的诗体,汉代以及后来曾经有不少诗人模仿《诗经》的体式来写四言诗。

  四言诗中多用单音节的词,停顿的方式基本是所谓“双音顿”即“二、二”式,这样的好处是节奏感很强,弱点则是比较呆板,而且容纳不了更多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所以,等到《诗经》的时代(西周至春秋中叶)过去以后,优秀的四言诗颇不多见。

  战国时代在南方的楚国崛起了一种新的诗体──楚辞,其特点是“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物,名楚地”(黄伯思《校定楚辞序》,《宋文鉴》卷九二),具有强烈的乡土文学色彩,在体式上也有自己的特色:基本是杂言的,其中多有五言和七言的句子,多用三字一顿的节奏,其中包含了后来五言诗“二、三”句式和七言诗“二、二、三”句式的重要基因。楚辞中多用“兮”字──或在句中或在句尾,帮助调节音节和节奏,有时还能起到某种结构助词的作用,非常灵活而且富于表现力;此外还运用了许多口语虚词,使得作品有散文化的倾向;篇幅长短自由;设有标题(《诗经》中诸作的标题是整理者取原诗中某些关键词加上去的)。由于《离骚》是楚辞中的代表作,所以这种体式被称为“骚体”。楚辞中也有些作品如屈原的《天问》《橘颂》等,仍以四言为主,似乎比较靠近《诗经》,但其实还是有所不同,这里句式有些变化.句中的停顿比较自由,同样有某种散文化的倾向。楚辞基本上是不歌而诵的,用于朗诵的诗和作为歌词的诗写法总归不同。所谓“骚体”也包括这种以四言为主的类型。但在更多的情况下乃是指杂言式的类型。

  在屈原以后活跃于诗坛上的一批楚辞作家如宋玉、唐勒等人,在自己的作品中进一步增强了散文化的趋势,并且把一些作品称为“赋”。司马迁在为屈原立传时提到他们,说他们“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史记·屈原列传》)。后来兴起的汉赋固然有着悠久的渊源,同时与宋玉、唐勒的辞赋也有明显的继承关系。赋是介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独立文体,不能算是诗了。有些汉朝人将屈原的作品称为赋,现在看去是不大恰当的。

  汉朝的不少诗用骚体写成,例如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志兮守四方!”又如张衡《四愁诗》的第一章:“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泪沾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后人模仿骚体的作品有不少被收录在朱熹编辑的《楚辞后语》一书中。

  当汉代作家正热中于模仿《诗经》写四言诗、模仿《楚辞》写骚体诗的时候,各地民间出现了许多新的歌谣,其句式三、四、五、六、七言皆有.以五言、七言为主;乐府诗杂言的居多,而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则是以五言为主流者:或通首五言,或以五言为主杂以其他句式。这些民间歌谣被汉代中央政府主管音乐文学的机构──乐府采集而去,加以整理加工,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这种新的诗体当时称为“歌诗”,晋、宋以后则被称为“乐府诗”,简称“乐府”。刘勰《文心雕龙》在《辨骚》《明诗》篇之外,另有《乐府》一篇对此作专门的研究;萧统《文选》在所选的诗中也单独标出了乐府一类。

[1] [2] [3]  下一页


Tag:初二语文知识初二语文知识扩展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扩展 - 初二语文知识

上一篇:李白与杜甫
《略谈中国古代诗歌的体类》相关文章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