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大自然的语言》的语言
- [10-10 23:14:16]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二语文知识 阅读:8190次
概要: 3、对句中的“它”也颇有微词。中国文字,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运用赏读中已赋予它丰富的感情色彩。诸如古汉语里的“尔”、“汝”、“子”、“君”、“卿”,见字已见情。现代汉语里的“她”、“他”、“它”,视觉感受上的效果早已深入人心:拟人的“她”给我们的印象通常是圣洁美丽的少女或温柔善良的母亲,给人温馨、轻柔的美学感受;拟人的“他”则显得坚毅刚强,常与雄伟的长城、壮阔的高原、莽原的奔马,甚至矛盾笔下的柏杨联系起来,总之是力量型男子汉气魄的化身;而坐实使用的“它”则透出客观、冷漠的淡而无味的心理观照。 《大自然的语言》本身采用了散文化的抒情笔调,拟人手法屡见不鲜,“布谷鸟开始唱歌”已引导读者向一位能歌善舞、轻盈婉转的歌手形象思想,而紧跟一个“它”字,语意上显得不够连贯,整句色彩也极不协调──自然是“她”比“它”好。 这些自然现象
点评《大自然的语言》的语言,标签:初二语文知识扩展,http://www.85jc.com
3、对句中的“它”也颇有微词。中国文字,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运用赏读中已赋予它丰富的感情色彩。诸如古汉语里的“尔”、“汝”、“子”、“君”、“卿”,见字已见情。现代汉语里的“她”、“他”、“它”,视觉感受上的效果早已深入人心:拟人的“她”给我们的印象通常是圣洁美丽的少女或温柔善良的母亲,给人温馨、轻柔的美学感受;拟人的“他”则显得坚毅刚强,常与雄伟的长城、壮阔的高原、莽原的奔马,甚至矛盾笔下的柏杨联系起来,总之是力量型男子汉气魄的化身;而坐实使用的“它”则透出客观、冷漠的淡而无味的心理观照。
《大自然的语言》本身采用了散文化的抒情笔调,拟人手法屡见不鲜,“布谷鸟开始唱歌”已引导读者向一位能歌善舞、轻盈婉转的歌手形象思想,而紧跟一个“它”字,语意上显得不够连贯,整句色彩也极不协调──自然是“她”比“它”好。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第3段)
阅读此句,自然而然引出的话题是:“我国近(现)代劳动人民称它为什么呢?”下文中找不到回应,且此句有“言未尽”之嫌。事实上是自古以来都称它为物候。改为“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劳动人民自古称它为物候。”不但完整独立,而且后文有所依托,因为“自古”则会有“至今”之意作貂续。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第3段)
中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个成语。“农谚”一词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生疏的,特别是远离农事的学子。从文中对“农谚”的注释也反映教材编写者深知这一点。若我们在此句中融进一两句熟知的谚语,“牵一发”而不是“指一发”,非但达到“动全身”(调动学生农谚积累)的效果,还可省去看似必要而实则无益的注释。我们不是正在尽力减少课文注释吗?恐怕这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比如改作:“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如‘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穷人莫听富人哄,桐子开花要下种’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就不用将大量鲜活上口的谚语孤零零地列在“有关资料”里,仅供老师阅读,而成为学生认识物候,了解物候学的感性资料呈现了。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第7段)
前面已提到过,说明文语言当以科学、准确为己任,或引用“放之四海而皆准”要求它也不为过。纬度确实是影响物候的重要因素,但稍有地理学常识的人就会明白,“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只能“放之北半球”,这句话实质是犯了“以相对为绝对”的逻辑错误。把一定条件下相对真实的判断当作无条件的绝对真实的判断作为结论使用了。文中无任何一个地方限定本文说明的是北半球或中国物候,相反,竺可桢原文第1段最末一句“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在改文中被改为“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我们感佩于改文者严谨的态度,并有意让读者“放眼世界”,而在此出现如此疏忽确有误导学生之实。
这个错误,自竺可桢到改文者到教材编辑通过教师的传道授业灌输到学生心中,其负面效应可谓严重。可以推测要么以讹传讹,误人子弟,要么被学生嗤之以鼻。有损教材威望啊!
其实改动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我在教学中就苍白地为作者身居北纬20°──50°之间作辩护后,让学生改为“首先是纬度,纬度越高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第8段)
照此判断,经度的递变会导致物候呈线性变化。(不管是抛物线或斜线)然而翻遍所有的地理学资料也不会找到与此不谋而合的判断。从来就只有经度影响时差之说,而无经度影响物候之说。利用普通逻辑中寻求因果联系之求同求异法就很容易推翻这句话。
虽然中心句错了,但支撑句中对“近海”、“远海”影响物候阐述并无错误,将海陆分布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说得极明白。
点评至此,仿佛《大自然的语言》千疮百孔。本意并不如是,只是觉得瑕不掩玉未如白璧无瑕好。有道是:“如果你爱她,你就严格要求她。”
上一页 [1] [2] [3]
Tag:初二语文知识,初二语文知识扩展,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扩展 - 初二语文知识
上一篇:我国现代物候学发展的推动者──竺可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