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课后练习高二语文课后练习2017年高二语文必修五第1单元基础测试卷(附答案)» 正文
  1. 2017年高二语文必修五第1单元基础测试卷(附答案)

  2. [05-11 16:09:40]   来源:http://www.85jc.com  高二语文课后练习   阅读:8721

概要:⑥是对惠子的评价。答案:B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魏惠王死了,下葬日期已经确定,但天下起了大雪,城中道路无法通行,太子决定修栈道去送葬,大臣们纷纷劝谏。B.太子认为不按期举行先王的丧礼是不合道义的,坚决不肯改期,群臣没有办法,最后只好请出了德高望重的惠子。C.文王认为,当年周王的坟墓被水冲开,是先王想要再见一见群臣百姓,如今天降大雪,是惠王想要多停留几天,扶社稷、安黔首。D.惠子凭借自己的智慧巧妙进谏,使魏太子没有匆忙地安葬先王,同时又向天下人宣扬了周文王的大义,实在是不小的功德。解析:后半句是惠子劝谏太子的话,并不是文王的看法。答案:C7.翻译下列句子。(10分)(1)为人子,而以民劳与官费用之故,而不行先王之丧,不义也。(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先王必欲少留而扶社稷、安黔首也,故使雪甚。(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

2017年高二语文必修五第1单元基础测试卷(附答案),标签:高二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

  ⑥是对惠子的评价。

  答案:B

  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魏惠王死了,下葬日期已经确定,但天下起了大雪,城中道路无法通行,太子决定修栈道去送葬,大臣们纷纷劝谏。

  B.太子认为不按期举行先王的丧礼是不合道义的,坚决不肯改期,群臣没有办法,最后只好请出了德高望重的惠子。

  C.文王认为,当年周王的坟墓被水冲开,是先王想要再见一见群臣百姓,如今天降大雪,是惠王想要多停留几天,扶社稷、安黔首。

  D.惠子凭借自己的智慧巧妙进谏,使魏太子没有匆忙地安葬先王,同时又向天下人宣扬了周文王的大义,实在是不小的功德。

  解析:后半句是惠子劝谏太子的话,并不是文王的看法。

  答案:C

  7.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为人子,而以民劳与官费用之故,而不行先王之丧,不义也。(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王必欲少留而扶社稷、安黔首也,故使雪甚。(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做儿子的因为人民困苦、国家开支不足的缘故,就不举行先王的丧礼,这不合礼法。

  (2)先王一定想稍微待一会,想亲近国家,安慰人民,所以才要老天下大雪。

  参考译文:

  魏惠王死,安葬期已定,却逢天下大雪,积雪数尺,破坏了城郭,将要准备修栈道去下葬。大臣中很多人规劝太子,说:“雪这么大,却举行丧礼,人民会感到很困苦的,国家的开支恐怕也不足,请求改期安葬。”太子说:“做儿子的因为人民困苦、国家开支不足的缘故,就不举行先王的丧礼,这不合礼法。你们不要再说了。”

  群臣都不敢说了,就把这件事告诉给犀首。犀首说:“我没有什么说的,对这事大概只有惠公可以吧!请去告诉惠公。”

  惠公说:“好吧。”便驾车去见太子,说:“葬期已定了么?”太子说:“是的。”惠公说:“从前周王季历葬在楚山脚下,漏流的水冲坏了墓穴,棺木的前头也露出来了。文王说:‘唉!先君一定是想见一见群臣、百姓吧,所以让水流了出来。’于是他把先王的棺木挖出来,在朝堂上给它搭起灵棚,让大臣朝拜,百姓也都来拜见,三天以后改葬。这是文王的礼仪啊。现在葬期已定,雪下得很大,有好几尺深,很难举行葬礼,太子因为要及时下葬,不顾困难,这岂不是稍嫌急躁了吗?希望太子改期。先王一定想稍微待一会,想亲近国家,安慰人民,所以才要老天下大雪。就改变葬期吧,这是文王的礼仪。如果这样还不去做,或者是以效法文王为羞耻吗?”太子说:“太好了。那就延缓葬期,另选时间吧。”

  惠子不仅实行了他的主张,还让魏太子没有(匆忙)安葬他的先王,而且又阐述了文王的礼仪。向天下宣扬、阐述文王的礼仪,难道是小事吗?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

  观祈雨

  李 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8.诗歌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生活在困苦之中,而剥削阶级(富人)却不顾人民的死活独自享乐的不公平的社会现实,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②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剥削阶级的不满。

  9.这首诗在内容表达上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诗的内容作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鲜明的对比,如诗中干旱严重、百姓在焦急地祈雨与富人们沉醉于欣赏歌舞而生怕下雨形成鲜明对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落而石出者。(欧阳修《醉翁亭记》)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Tag:高二语文课后练习高二语文课后习题答案语文学习 - 语文课后练习 - 高二语文课后练习

上一篇:《柳永词两首》要点解析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