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课后练习初三语文课后练习《范进中举》问题探究» 正文
  1. 《范进中举》问题探究

  2. [10-10 23:15:55]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三语文课后练习   阅读:8661

概要: 6、胡屠户和张乡绅都不是主要人物。作品是否对胡屠户着墨过多?是否可以不写张乡绅? 作品通过这两个人物对待范进的态度从侧面揭示出,范进这类知识分子之所以如痴如狂地追求功名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自己成为被巴结、奉承、攀附的权贵,进一步暴露了他们腐朽的灵魂。这两个人的语言和行动更反映了当时社会趋炎附势的风气,使作品的锋芒不仅指向科举制度,也指向整个社会,从而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7、本文还运用了对比的写法,主要体现在哪儿? 两点: ⑴范进中举前后的社会地位; ⑵胡屠户对待范进前后的态度。 8、对比的方法对于表

《范进中举》问题探究,标签:初三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

  6、胡屠户和张乡绅都不是主要人物。作品是否对胡屠户着墨过多?是否可以不写张乡绅?

    作品通过这两个人物对待范进的态度从侧面揭示出,范进这类知识分子之所以如痴如狂地追求功名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自己成为被巴结、奉承、攀附的权贵,进一步暴露了他们腐朽的灵魂。这两个人的语言和行动更反映了当时社会趋炎附势的风气,使作品的锋芒不仅指向科举制度,也指向整个社会,从而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7、本文还运用了对比的写法,主要体现在哪儿?

    两点:

   ⑴ 范进中举前后的社会地位;

   ⑵ 胡屠户对待范进前后的态度。

  8、对比的方法对于表现本文的主题有什么作用?

    范进先贱后贵,胡屠户前倨后恭,这种对比深刻而鲜明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深刻地揭示了主题。

上一页  [1] [2] 


Tag:初三语文课后练习初三语文课后习题答案语文学习 - 语文课后练习 - 初三语文课后练习

上一篇:《范进中举》疑难解析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