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课后练习初二语文课后练习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合集» 正文
  1.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合集

  2. [10-10 23:15:55]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二语文课后练习   阅读:8601

概要: 俦:类。 衔觞:口衔酒杯,指饮酒。觞,酒杯 以乐其志:来使自己的情志得到欢乐。乐,使……快乐。志,心意,志向。 三、课堂练习。 由于陶渊明文学创作成就巨大,现某市文联拟请他担任文联主席一职,请你根据学到的文学常识和对课文的理解帮他填好履历表。 某市文联干部履历表 姓名: 性别: 字: 号: 出生年月: 籍贯: 国别: 职业: 人生格言: 特长展示: 工作经历: 兴趣爱好: 自述性格: 明确: 某市文联干部履历表 姓名:陶渊明 性别:男 字:元亮 号:靖节先生 出生年月:365年 籍贯:江西九江 国别:中国 职业:自由诗人 人生格言: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特长展示: 擅长写诗 工作经历: 1、江州祭酒。2、镇军将军刘裕参军3、建成将军刘敬宜参军4、彭泽令。 兴趣爱好: 1、 好读书2、 性嗜酒3、 常著文章以自娱 自述性格: 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2、安贫乐道,不图享受 3、真挚坦诚,喜爱自然 四、作业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合集,标签:初二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
俦:类。 衔觞:口衔酒杯,指饮酒。觞,酒杯
以乐其志:来使自己的情志得到欢乐。乐,使……快乐。志,心意,志向。
三、课堂练习。
由于陶渊明文学创作成就巨大,现某市文联拟请他担任文联主席一职,请你根据学到的文学常识和对课文的理解帮他填好履历表。
某市文联干部履历表
姓名: 性别: 字: 号:
出生年月: 籍贯: 国别: 职业:
人生格言:
特长展示:
工作经历:
兴趣爱好:
自述性格:
明确: 某市文联干部履历表
姓名:陶渊明 性别:男 字:元亮 号:靖节先生
出生年月:365年 籍贯:江西九江 国别:中国 职业:自由诗人
人生格言: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特长展示: 擅长写诗
工作经历: 1、江州祭酒。2、镇军将军刘裕参军3、建成将军刘敬宜参军4、彭泽令。
兴趣爱好: 1、 好读书2、 性嗜酒3、 常著文章以自娱
自述性格: 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2、安贫乐道,不图享受 3、真挚坦诚,喜爱自然
四、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
2、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朗读课文
1、说说两个段落有什么不同?
2、找到总领全文,体现五柳先生风格的句子。
明确:
1)从内容上看,第1段主要是生活(蕴涵性格志趣);点出“不慕荣利”,
第2段主要是赞语(蕴涵精神风貌)。呼应“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从形式上看,第1段主要是描述,是分写;第2段主要是评论,是总说。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二、思考讨论
1、如何理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含义?
2、怎样理解“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
3、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4.“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
要点提示:
文后的“赞语”是作者仿照史家笔法加的评论性的文字。赞语的实质是两句话: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正好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传赞一体,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为鲜明。
5.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
要点提示: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这样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人胜。
三、朗读质疑
自由朗读课文,质疑问难,讨论解决。
A、主人公为什么自号“五柳先生”?
B、作者以“五柳”为号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风貌?
C、作者与五柳先生到底有什么关系要写文纪传?
明确: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文章开头第一句,即把这位先生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不仅不知他的出身和籍贯,“亦不详其姓字”,他是一位隐姓埋名的人。晋代是很讲究门第的,而他竟与这种风气背道而驰,这就暗示他是一位隐士。“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就这样随便地取了一个字号。他不仅隐姓埋名,而且根本就不重视姓字,用庄子的话说, “名者,实之宾也”。但他为什么看中五柳树呢?也许他宅边并无桃李,只有这么几棵柳树,这与后面所写“环堵萧然”是一致的。他的房屋简陋,生活贫穷,这五柳树带一点清静,淡雅,简朴的色彩。
B、以五柳为号,可见他家居环境的清静、淡雅、简朴,由环境可见他淡泊的志趣、不慕荣利的生活态度。
C、陶渊明实际是借五柳先生写自己,这在南朝梁代萧统的《陶渊明传》中已指出:“渊明少有高山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五柳先生的生活情趣,正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的反映。
四、课堂练习:
读《归去来兮》,写写人生感悟(200字)
五、总结归纳。
本文借五柳先生给自己写自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表现了自己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
六、作业布置。
1.背诵全文,并把课文译成现代汉语。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Tag:初二语文课后练习初二语文课后习题答案语文学习 - 语文课后练习 - 初二语文课后练习

上一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合集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