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课后练习初二语文课后练习《吆喝》优化测控» 正文
  1. 《吆喝》优化测控

  2. [10-10 23:15:55]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二语文课后练习   阅读:8186

概要: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网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粗的字注音。 ⑴招徕()⑵囿于()⑶隔阂()⑷钹() ⑸铁铉()⑹饽饽()⑺秫秸()⑻荸荠() 2、以下成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随机应变 不拘一格 寸步难行 B、不求甚解 不攻自破 耳目一新

《吆喝》优化测控,标签:初二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
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网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粗的字注音。

   ⑴ 招徕( )  ⑵ 囿于( )  ⑶ 隔阂( )  ⑷ 钹( )

   ⑸ 铁铉( )  ⑹ 饽饽( )  ⑺ 秫秸( )  ⑻ 荸荠( )

  2、以下成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随机应变 不拘一格 寸步难行

   B、不求甚解 不攻自破 耳目一新

   C、入木三分 孤方自赏 油嘴滑舌

   D、耳闻目睹 见多识广 拾金不昧

  3、本文选自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是北京人,著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用____________的语言介绍了旧北京的____________,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____________。

  4、找出下列句子的主干。

   ⑴ 20年代一位在北京做寓公的英国诗人奥斯伯特·斯提维尔写过一篇《北京的声与色》。

   ⑵ 布贩子手里的拨浪鼓和珠宝玉石收购商打的小鼓,也都给他以快感。

  5、一小吃店打出广告:“好吃,告诉大家;不好吃,告诉我们。”但由于广告内容不够自信,效益并不好。后经人指点,将广告内容稍作变动,便顾客盈门。请问,是怎样改动的?


二、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① 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所以也得变着法儿吸引顾客。比如卖一种用秫秸秆制成的玩具,就吆喝:“小玩艺儿赛活的。”有的吆喝告诉你制作的过程,如城厢里常卖的一种近似烧卖的吃食,就介绍得十分全面:“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搭。面的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儿啊,蒸而又炸。”也有简单些的,如“卤煮喂,炸豆腐哟”。有的借甲物形容乙物,如“栗子味儿的白薯”或“萝卜赛过梨”。“葫芦儿——冰塔儿”既简洁又生动,两个字就把葫芦(不管是山楂、荸荠还是山药豆的)形容得晶莹可人。卖山里红(山楂)的靠戏剧性来吸引人,“就剩两挂啦”,其实,他身上挂满了那用绳串起的紫红色果子。

   ② 有的小贩吆喝起来声音细而高,有的低而深沉。我怕听那种忽高忽低的。也许由于小时人家告诉我卖荷叶糕的是“拍花子的”(拐卖儿童的),我特别害怕。他先尖声尖气地喊一声“一包糖来”,然后放低至少八度,来一气“荷叶糕”。这么叫法的还有个卖荞麦皮的。有一回他在我身后“哟”了一声,把我吓了个马趴。等我站起身来,他才用深厚的男低音唱出“荞麦皮耶”。

  6、概括这两段的主要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①段中介绍了哪几种叫卖的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②段中写了几种吆喝的声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为什么“我”听到“卖荞麦皮”的吆喝会吓了个马趴?这一定是夸张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中的吆喝声都带有浓郁的____________特色。

[1] [2] [3]  下一页


Tag:初二语文课后练习初二语文课后习题答案语文学习 - 语文课后练习 - 初二语文课后练习

上一篇:《吆喝》同步达纲练习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