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课后练习初二语文课后练习《吆喝》词语解释» 正文
  1. 《吆喝》词语解释

  2. [10-10 23:15:55]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二语文课后练习   阅读:8757

概要:【寓公】旧时指寄居他乡的退职官僚,这里指流亡国外的有一定地位声望的人。 【招徕】 招揽。 【大鼓】 民间曲艺的一种,用韵文说唱故事,以大鼓、板、三弦等伴奏。 【钹】 打击乐器。 【马趴】 身体向前跌倒的样子,就像马趴在地上,四肢着地。 【合辙押韵】

《吆喝》词语解释,标签:初二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
【寓公】

  旧时指寄居他乡的退职官僚,这里指流亡国外的有一定地位声望的人。


【招徕】

  招揽。


【大鼓】

  民间曲艺的一种,用韵文说唱故事,以大鼓、板、三弦等伴奏。


【钹】

  打击乐器。


【马趴】

  身体向前跌倒的样子,就像马趴在地上,四肢着地。


【合辙押韵】

  这里指押韵。


【囿】

  局限;拘泥。


【铁铉】

  古代横贯鼎耳以扛鼎的器具。


【饽饽】

  指面食、干粮。


【秫秸杆】

  去掉穗的高粱杆。


【随机应变】

  跟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


【油嘴滑舌】

  形容说话油滑。
 

【隔阂】

  彼此情意不通,思想有距离。


【吹嘘】

  夸大地或无中生有地说自己或别人的优点;夸张地宣扬。


【吆喝】

  大声喊叫(多指叫卖东西、赶牲口、呼唤等)。


【晶莹】

  光亮而透明。

Tag:初二语文课后练习初二语文课后习题答案语文学习 - 语文课后练习 - 初二语文课后练习

上一篇:《吆喝》中心意思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