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课后练习初一语文课后练习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提高测试卷» 正文
  1.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提高测试卷

  2. [10-10 23:17:41]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一语文课后练习   阅读:8669

概要:Section targeting内容预览: 提高卷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4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 笑柄( ) 繁衍( ) 内疚( ) 树杈( ) 犄( )角 内jiū( )分qí( )花bàn( )荡yàng( )宽shù( ) 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词语。(5分) 为了正义说公道话。 ( ) 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 ) 形容病危,或借喻事情不可挽回。 ( ) 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情,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 ) 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提高测试卷,标签:初一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
Section targeting

内容预览:
提高卷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4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
笑柄( ) 繁衍( ) 内疚( ) 树杈( ) 犄( )角
内jiū( )分qí( )花bàn( )荡yàng( )宽shù( )
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词语。(5分)
为了正义说公道话。 ( )
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 )
形容病危,或借喻事情不可挽回。 ( )
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情,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 )
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 )
3、改正下列各句中的错字,在( )写出正确的字。(2分)
(1)他那时大慨十岁内外罢。 ( )
(2)早的山桃也多吐雷。 ( )
(3)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极杂物的小屋去。 ( )
(4)灰黑色的凸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 ( )
4、按要求写成语或俗语。(至少写2个)(2分)
(1)表达愉快心情的:
(2)成语中带“苦”字的,如:苦心孤诣、
5、填入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连贯的一项是( )(2分)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
然不算重; ,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A、儿子毕竟幼小,虽然很胖 B、儿子毕竟很胖,即使幼小
C、儿子尽管很胖,毕竟幼小 D、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
6、改写划线的句子,使全句连贯、简洁。(2分)
脚下是深绿的草地,蔚蓝的天空在高高的头顶,身旁是清澈的小溪,溪边有五彩的花朵,茂密的丛林,翩翩起舞的蝴蝶,这是多么美的意境啊!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8、借鉴仿写一句,不可重复相同的内容。(2分)
例句:父亲一棵树,一棵伟岸的树,为我遮蔽风雨。
二、阅读理解。(46分)
(一)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完成9-12题。(10分)
曾子之妻之①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②还,顾反为女杀彘③。”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④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⑤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子,是教之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注释]①之:动词,到,去。 ②、女:女通汝,即你。③、彘(zhì):猪。
④、婴儿:孩子。 ⑤、知:智慧。
9、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2分)
A、女还(回来) B、顾反为女杀彘(返回)
C、特与婴儿戏而(开玩笑) D、遂烹彘也 (烹调)
10、下列加点的“之”,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2分)
曾子之妻之市(她,指曾子的妻子) ②、其子随之而泣(她,指小孩的母亲)
③、曾子欲捕彘而杀之 (它,指猪) ④、妻止之曰 (他,指曾子)
⑤、听父母之教 (的) A.① B、② C、②④⑤ D、③④⑤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今之欺之,是教子欺也。
(2)、母欺之而不信其母。
12、请用简洁的话概括这则故事的寓意。(2分)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18题。(12分)
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门口。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这时,妈妈从柜子里拿出一铁盒糖果对我说:“不是妈妈不懂道理,你把这盒糖果送给你的好朋友……那只羚羊,就是爸爸妈妈也舍不得送人啊!”我从妈妈的眼睛里看出了羚羊的贵重。她和爸爸一起看着我,像是在等待着什么。我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眼泪顺着我的脸颊流下来。屋子里静极了。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妈妈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

[1] [2] [3]  下一页


Tag:初一语文课后练习初一语文课后习题答案语文学习 - 语文课后练习 - 初一语文课后练习

上一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