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课后练习初一语文课后练习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正文
  1.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2. [10-10 23:17:41]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一语文课后练习   阅读:8617

概要: 13.这段文字中“这件花衣”具体是指 ,山的“肌肤”是指 。 14.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小雪”的“小”? 15.总说这一段文字内容的一个句子是: 16.作者赞叹雪后小山的句子是: 加入初一学习小组 更多精品资料 免费奉送!Section targeting(三)(12分)阅读夏丏尊的《白马湖之冬》,完成下面17-20题。 ①在我过去四十余年的生涯中,冬的情味尝得最深刻的,要算十年前初移居白马湖的时候了。 ②那里的风,差不多日日有的,呼呼作响,好像虎吼。屋宇虽系新建,构造却极粗率,风从门窗隙缝中来,分外尖削,把门缝窗隙厚厚地用纸糊了,椽缝中却仍有透入。风刮得厉害的时候,天未夜就把大门关上,全家吃毕夜饭即睡入被窝里,静听寒风的怒号,湖水的澎湃。靠山的小后轩,算是我的书斋,在全屋子中风最少的一间,我常把头上的罗宋帽拉得低低地在洋灯下工作至夜深。松涛如吼,霜月当窗,饥鼠吱吱在承尘上奔窜。我于这种时候深感到萧瑟的诗趣,常独自拨划着炉灰,不肯就睡,把自己拟诸山水画中的人物,作种种幽邈的遐想。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标签:初一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
13.这段文字中“这件花衣”具体是指 ,山的“肌肤”是指 。
14.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小雪”的“小”?
15.总说这一段文字内容的一个句子是:
16.作者赞叹雪后小山的句子是:

加入初一学习小组 更多精品资料 免费奉送!

Section targeting

(三)(12分)阅读夏丏尊的《白马湖之冬》,完成下面17-20题。
①在我过去四十余年的生涯中,冬的情味尝得最深刻的,要算十年前初移居白马湖的时候了。
②那里的风,差不多日日有的,呼呼作响,好像虎吼。屋宇虽系新建,构造却极粗率,风从门窗隙缝中来,分外尖削,把门缝窗隙厚厚地用纸糊了,椽缝中却仍有透入。风刮得厉害的时候,天未夜就把大门关上,全家吃毕夜饭即睡入被窝里,静听寒风的怒号,湖水的澎湃。靠山的小后轩,算是我的书斋,在全屋子中风最少的一间,我常把头上的罗宋帽拉得低低地在洋灯下工作至夜深。松涛如吼,霜月当窗,饥鼠吱吱在承尘上奔窜。我于这种时候深感到萧瑟的诗趣,常独自拨划着炉灰,不肯就睡,把自己拟诸山水画中的人物,作种种幽邈的遐想。
③现在白马湖到处都是树木了,当时一株树木都未种。月亮与太阳都是整个儿的,从上山起直要照到下山为止,太阳好的时候。要是不刮风,那真和暖得不像冬天。一家人都坐在庭间曝日,甚至于吃午饭也在屋外,像夏天的晚饭一样,日光晒到哪里,就把椅凳移到哪里,忽然寒风来了,只好逃难似地各自带了椅凳进入室中,急急把门关上。在日常的日子,风来大概在下午快要傍晚的时候,半夜即息。至于大风寒,那是整日夜狂吼,要二三日才止的。最严寒的几天,泥地看去惨白如水门汀,山色冻得发紫而黯,湖波泛深蓝色。
④下雪原是我所不憎厌的,下雪的日子,室内分外明亮,晚上差不多不用燃灯。远山积雪足供半个月的观看,举头即可从窗中望见。可是究竟是南方,每冬下雪不过一二次。我在那里所日常领略的冬的情味,几乎都从风来。白马湖的所以多风,可以说有着地理上的原因。那里环湖都是山,而北首却有一个半里阔的空隙,好似故意张了袋口欢迎风来的样子。白马湖的山水和普通的风景地相差不远,惟有风却与别的地方不同。风的多和大,凡是那里的人都知道的。风在冬季的感觉中,自古占着重要的因素,而白马湖的风尤其特别。
17.选文第②段中再现了风的哪些特点?举例说明。
18.选文中哪句话写出了作者只写白马湖冬天的风的原因?
19.白马湖多风的原因是什么?
20.虽然白马湖的冬天寒风呼啸,但是在作者眼中,它却有不少的情趣,你能否从选文中找出适当的语句加以说明?
(四)(12分)阅读《济南的夏天》,回答问题
①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我觉得,用这句话来形容济南夏天的天气,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② 暑假里的一天,天气热得厉害。太阳毒辣辣地烘烤着大地,整天没有一丝风。护城河旁的柳树垂头丧气,没有一点儿生气;知了拼命地叫着“……热……”;地面上连只蚂蚁也难寻--它们也受不了这热魔。
③ 就这样煎熬了一整天,到了傍晚,天还是这么热。
④ 突然,柳条稍微动了一下。谢天谢地,终于起风了,一会儿工夫,风大起来了,吹得尘土和纸屑乱飞。我高兴地跑出去,享受这珍贵的凉风。看天上,好像是天公不小心打翻了墨水瓶,浓浓的乌云迅疾地盖住了半边天。
⑤ 风一阵紧似一阵,可是那整整一天积攒下来的热浪却总也赶不走。“啪嗒”,一个凉凉的东西打在我身上,雨!而且这么大的雨,刚开始下,雨点就有五分硬币那么大!雨点不断地往我头上落,头上顿时感到凉凉的,真痛快!那讨厌的热浪仍然缠着我的腿和脚,马路仍然烫人。
⑥ 雨,越下越大了,最后一丝热气终于被“驱逐出境”了。密集的雨点碰到人身上,还真有些疼呢!我真像一只落汤鸡,赶紧往家跑。这时,雨更大了,窗外只见白晃晃的雨水,没头没脑地往下浇。那一排柳树闪着翠绿的颜色,使劲地左摇右摆,像是在狂欢;天上电闪雷鸣,像是在快乐地欢呼!
⑦ 过了半个多小时,雨下小了--更小了。最后只是轻轻地蹦雨星。天晴了,云散了。天空碧蓝碧蓝的,那快要落山的太阳,又露出了笑脸。柳树经过风和雨的洗礼,显得更加青翠欲滴。
⑧ 济南的夏天就是这样--多变。
21.文章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起的作用是:
22.第二自然段中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描写夏天闷热的句子是: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初一语文课后练习初一语文课后习题答案语文学习 - 语文课后练习 - 初一语文课后练习

上一篇: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检测试题:第二单元(人教版)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