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课后练习初一语文课后练习《木兰诗》课文评点» 正文
  1. 《木兰诗》课文评点

  2. [10-10 23:17:41]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一语文课后练习   阅读:8339

概要:[这首古代叙事诗,叙述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全诗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至三段):叙述木兰代父从军,踏上征途。]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不闻”“惟闻”二句,对偶。停机叹息,异乎寻常。]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母女对话。思、忆当指儿女情事。事体重大,矛盾尖锐。 “阿爷”“木兰”二句,对偶。当机立断。

《木兰诗》课文评点,标签:初一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
[这首古代叙事诗,叙述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全诗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至三段):叙述木兰代父从军,踏上征途。]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不闻”“惟闻”二句,对偶。停机叹息,异乎寻常。]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母女对话。思、忆当指儿女情事。事体重大,矛盾尖锐。

   “阿爷”“木兰”二句,对偶。当机立断。

  开头两段,写木兰决定代父从军。从木兰停机叹息引出母女对话,表明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从中看出木兰深明大义,既体贴父亲年老无力从军的困难,又考虑到天子征兵是保卫国家的大计,于是毅然决定代父从军,表现了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承“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西、南、北,四句排比。操办急切而井然有序。

    “旦辞”八句,对偶中含对偶,反复咏叹。

    两组“旦辞……暮宿(至)……”,写征程、军情;

    两组“不闻……但闻……”,写景象、心情。

    第三段,写木兰从准备出征到奔赴前线。一方面写征途的遥远、行军的神速和军情的紧急,大刀阔斧地表现出征健儿的豪迈气概,一方面以宿营地空寂荒凉的夜景烘托木兰离家愈远思亲愈切,精针密线地刻画年轻女子的细腻情怀,从而揭示出生活的骤然变化在木兰性格中引起的特殊矛盾。]

  [第二部分(第四段):概写木兰的十年征战生活。]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两句概括上文“旦辞”以下八句的内容。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这两句夸张地描写木兰的矫健雄姿。她身跨战马,随着出征大军穿过一道道关口,飞越一层层山峦,万里迢迢向前线进发。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一组对偶句描写边塞夜景。凛冽的北风传送着刁斗的更声,将士军中宿营;冷森森的月光映照着明晃晃的铠甲,哨兵星夜巡逻。这星夜哨兵正是为战场上的木兰所做的一幅剪影。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两句对偶。也是互文:将军和壮士,百战死和十年归,互相渗透,合指兼顾。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们出征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在有幸生存归来的将士中,英勇善战的木兰就是一个。

    这一部分总共六句,以极其凝炼和谐的语言,形象地概括了木兰从离家出征直至凯旋回朝的全过程。由于诗的重点不在于讴歌主人公驰骋沙场、克敌建功的英雄行为,而在于颂扬她勇于献身不图荣华的高尚情操,所以对战场和战争只用六句做了最高程度的概括。]

[1] [2]  下一页


Tag:初一语文课后练习初一语文课后习题答案语文学习 - 语文课后练习 - 初一语文课后练习

上一篇:《木兰诗》写作特点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