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知识高中语文基础知识高中语文古诗文名句» 正文
  1. 高中语文古诗文名句

  2. [10-10 23:18:15]   来源:http://www.85jc.com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阅读:8361

概要:【摘要】鉴于大家对高中频道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高中语文古诗文名句”,供大家参考!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高中语文古诗文名句第一册(一)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1.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2.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3.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4.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5.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激水,浪遏飞舟。(二)《 采桑子 重阳》 毛泽东6.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7.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三)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8.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9.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10.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11.若舍郑以为东道

高中语文古诗文名句,标签:高中语文基础知识,http://www.85jc.com

【摘要】鉴于大家对高中频道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高中语文古诗文名句”,供大家参考!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高中语文古诗文名句

第一册

(一)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1.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2.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3.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

4.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5.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激水,浪遏飞舟。

(二)《 采桑子 重阳》 毛泽东

6.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7.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三)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8.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9.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10.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1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12.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四) 《勾践灭吴》 《国语》

13.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14.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

15.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

16.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行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17.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18. 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五)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19.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20.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2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六) 《触龙说赵太后》 《战国策》

23.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24.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奉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25.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八)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26.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27.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28.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29.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0.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九)《 劝学》 《荀子》

3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34.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3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高中语文基础知识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 -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上一篇:古文常识之司马迁和史记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