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教案设计高三语文教案设计《逍遥游》导学案» 正文
  1. 《逍遥游》导学案

  2. [11-18 14:05:27]   来源:http://www.85jc.com  高三语文教案设计   阅读:8955

概要: 下面是由www.85jc.com小编分享的《逍遥游》导学案,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一起来分享下吧。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疏通文句,弄懂文意2、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文言特殊句式3、学习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4、学习庄子的精神自由以及个性解放的追求,摒弃庄子的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的哲学思想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万物”到底待“什么”;写“万物皆有所待”有什么作用;难点:篇首写鲲鹏现世,极言其大,为什么要这样写。教学时数二课时第一课时目标:1、了解文章背景和庄子2、疏通文意,学习第一段过程:一、导入人类只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却给宇宙带来了无穷的意义。浩渺的宇宙和深邃的心灵,是古今中外的思想者探索和审美的世界……(引导学生对专题的关注,使学习课文不成为孤立的学习)。古代有许多的文人墨客,以经世之才,却屡遭打击,可是他们非但没有消沉,反而变得日益豁达。比如苏轼。那么,他们为什么能这样

《逍遥游》导学案,标签:高三语文教学设计,http://www.85jc.com

 

  下面是由www.85jc.com小编分享的《逍遥游》导学案,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一起来分享下吧。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疏通文句,弄懂文意

  2、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文言特殊句式

  3、学习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

  4、学习庄子的精神自由以及个性解放的追求,摒弃庄子的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的哲学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万物”到底待“什么”;写“万物皆有所待”有什么作用;

  难点:篇首写鲲鹏现世,极言其大,为什么要这样写。

  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一课时

  目标:

  1、了解文章背景和庄子

  2、疏通文意,学习第一段

  过程:

  一、导入

  人类只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却给宇宙带来了无穷的意义。浩渺的宇宙和深邃的心灵,是古今中外的思想者探索和审美的世界……(引导学生对专题的关注,使学习课文不成为孤立的学习)。古代有许多的文人墨客,以经世之才,却屡遭打击,可是他们非但没有消沉,反而变得日益豁达。比如苏轼。那么,他们为什么能这样呢?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精神支柱,今天我们要讲的庄子就是他们的精神支柱之一。

  二、检查预习

  1.你对庄子及其创作有哪些了解呢?(适当补充背景知识)

  2.课文论证了庄子什么样的观点呢?

  3.你对“逍遥游”的含义怎样理解的呢?

  (“逍遥”,表达一种难以言传的行动和悠远舒长的意境。就是徜徉、漫步、翱翔,安适自得优游岁月的情景。“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三、朗读课文,粗通文意。

  1、 听录音,注意字音与节奏。

  2、 指名朗读,集体正音正句。

  鲲(kūn) 抟(tuán) 坳(ào ) 蜩(tiáo)  决(xuè)起而飞 抢(qiāng)   小知(zhì) 斥鴳(yàn) 数数(shuò)然 泠(líng)然、

  3、疏通、积累

  通假字:

  冥——溟 反——返 知——智 已——矣

  辩——辨 而——耐 有——又

  重点实词(单音词):

  怒而飞 志怪 抟扶摇 六月息 负大舟 覆杯 培风 决起 枪榆枋 控于地 适千里 小年 知其修 绝云气 斯已矣 天地之正

  重点实词(双音词及短语)

  海运 扶摇 野马 坳堂 夭阏 莽苍 果然 泠然 数数然 羊角

  重点生字

  抟 坳 蜩 舂 蟪蛄 斥鴳

  四、整体感知

  《逍遥游》“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文笔汪洋恣肆。诵读时,针对不同描述对象,应读出不同情感。诵读大鹏怒飞一层,要读出气势和力量;读“蜩与学鸠”一层,要读出其渺小;读“小年与大年”一层,要读出鲜明的对比;读“汤之问棘”一段,要读出对鲲鹏的赞美,读出对斥鴳渺小、短视的蔑视。第三段举例论证,对“知效一官……而征一国扩,读时要带不屑——顾的态度;对宋荣子、列子,要有赞美之情,又要强调他们“犹有未树”、“犹有所待”。结尾“故曰”——句是结论,要读得十分肯定。

  五、分析、理解第一段

  1、这一段中写了哪几种事物?请选取其中感兴趣的一个作介绍。

  鲲、鹏、野马、尘埃、大舟、杯、芥、蜩、学鸠等

  2、作者对这些事物的感情倾向是否一致?

  对鲲鹏作者抱赞美态度;对蜩与学鸠则明显表示嘲讽、贬斥。

  3、作者写这些事物的目的是什么?

  阐明世间万物,大至鹏鸟,小至尘埃,它们的活动都“有所待”,都是不自由的。

  六、布置作业

  找出第一段中所描写的事物的“所待”。

  第二课时

  目标:

  1、学习课文二、三段

  2、分析“逍遥游”的含义

  过程:

  一、检查第一自然段的背诵

[1] [2] [3]  下一页


Tag:高三语文教案设计高三语文教学设计语文学习 - 语文教案设计 - 高三语文教案设计

上一篇:《逍遥游》说课稿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