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教案设计高三语文教案设计《滕王阁序》“山原旷其盈视”中的“其”» 正文
  1. 《滕王阁序》“山原旷其盈视”中的“其”

  2. [10-10 23:20:00]   来源:http://www.85jc.com  高三语文教案设计   阅读:8928

概要:《滕王阁序》“山原旷其盈视”中的“其”四川省万源市中学 郭世光人教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中学高中语文第四册所选王勃的名篇《滕王阁序》对原文“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作注如后:“意思是说,放眼远望,辽阔的山岭、平原充满人们的视野,纡回的河流、湖泽使人看了吃惊。”此解不错,但对句中的“其”未作注释,翻译时又打破了原句的结构,笔者认为这样处理不利于学生准确领会原文的意思,宜对“其”作解释,并且最好不打破原句的结构。句中的“其”应释为“然”,当形容词词尾用。这种用法属古汉语中的常见用法。如白居易《和寄乐天》:“病魂黯然销,老泪凄其出。”“然”“其”互文,“其”就是“然”。又如,他的《题西亭》:“忽其解郡印,他人来此居。”“忽其”即“忽然”。这种用法《辞海》选了《诗.邶风.绿衣》“凄其以风”作为书证,“凄其”即“凄然”。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简明古汉语字典》也选了《诗.秦风.小戎》“温其如玉”作为书证。“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其”前面的词“旷”、“纡”均是形容词,足见“其”的用法同前述例证完全一样,可译为“……的样子(景象)”

《滕王阁序》“山原旷其盈视”中的“其”,标签:高三语文教学设计,http://www.85jc.com
《滕王阁序》“山原旷其盈视”中的“其”

四川省万源市中学 郭世光

人教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中学高中语文第四册所选王勃的名篇《滕王阁序》对原文“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作注如后:“意思是说,放眼远望,辽阔的山岭、平原充满人们的视野,纡回的河流、湖泽使人看了吃惊。”

此解不错,但对句中的“其”未作注释,翻译时又打破了原句的结构,笔者认为这样处理不利于学生准确领会原文的意思,宜对“其”作解释,并且最好不打破原句的结构。

句中的“其”应释为“然”,当形容词词尾用。这种用法属古汉语中的常见用法。如白居易《和寄乐天》:“病魂黯然销,老泪凄其出。”“然”“其”互文,“其”就是“然”。又如,他的《题西亭》:“忽其解郡印,他人来此居。”“忽其”即“忽然”。这种用法《辞海》选了《诗.邶风.绿衣》“凄其以风”作为书证,“凄其”即“凄然”。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简明古汉语字典》也选了《诗.秦风.小戎》“温其如玉”作为书证。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其”前面的词“旷”、“纡”均是形容词,足见“其”的用法同前述例证完全一样,可译为“……的样子(景象)”,全句在保持原结构的情况下也可以译为:“山岭和平原辽阔的景象充满人们的视野,河流、湖泽纡回的样子使人看了吃惊。”

作者邮箱: wyguoshiguang@yahoo.com.cn

Tag:高三语文教案设计高三语文教学设计语文学习 - 语文教案设计 - 高三语文教案设计

上一篇:语文教案-陈情表
《《滕王阁序》“山原旷其盈视”中的“其”》相关文章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1. · 咬文嚼字第二课时教案
  2. · 逍遥游教案
  3. · 边城教案
  4. ·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师中心稿)教案
  5. · 《陈情表》备课指导教案
  6. · 陈情表教案
  7. · 《逍遥游》篇旨
  8. · 《逍遥游》(节选)思路新解——《逍遥游

推荐热门

  1. · 《逍遥游》知识概要
  2. · 《陈情表》网络教室教学设想..
  3. · 《谈中国诗》自我测评
  4. · 第二册装在套子里的人
  5. · 语文教案-滕王阁序
  6. · 《陈情表》教案
  7. · 《逍遥游》导学案
  8. · 高二语文滕王阁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