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11、要求学生读后回答:这篇文章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哲理,这个哲理是什么?庄子散文有时像风行水上,自然成文;有时像万搬源泉,随地涌出,汪洋恣肆,先破后立,善用比喻,想象奇特。但是《逍遥游》中所表达的思想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幻想,是不满现实的自我超腿的空虚。他企图以此达到逃避现实、保存自己的目的。实际上这种境界是不存在的,只能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幻想。我们青年人应该抛弃一切私心杂念,勇于面对生活,敢于挑战生活,要去拼搏,去创造更好的明天。 总结 1、通过对本节课内容回顾,归纳写作方法,先破后立,从而明确庄子散文善用比喻、想象奇特的特点。(由学生概括、归纳,最后再由教师明确。) 2、体会庄子散文的特点。 布置作业 熟背课文。 做练习三。 写一篇短文,说说你对庄子《逍遥游》中“无所待”思想的认识。 板书设计 逍遥游 庄子 1、世间万物有所待:(1)、鲲鹏 ——
高四册第21课逍遥游,标签:高三语文教学设计,http://www.85jc.com
总结
1、通过对本节课内容回顾,归纳写作方法,先破后立,从而明确庄子散文善用比喻、想象奇特的特点。(由学生概括、归纳,最后再由教师明确。)
2、体会庄子散文的特点。
布置作业
熟背课文。
做练习三。
写一篇短文,说说你对庄子《逍遥游》中“无所待”思想的认识。
板书设计
逍遥游
庄子
1、世间万物有所待:(1)、鲲鹏 ——————形体的变化(描写)
————有所待
——————依赖巨风(六月息)
(2)、野马、尘埃
也有所待 ————善用比喻
(3)、大舟、草芥 ——想象奇特
(4)、蜩与学鸠—— 也有所待
物
2、世间万物皆有所待,又有小大之辨:(自然界)
(1)、小知不及大知
(2)、小年不及大年
————补充验证前文
(3)、汤之问棘
(4)、斥yan 鴳之语 人
3、真正的逍遥游是不受外物的限制——无所待 人世间)
(1)知、行、德、征(耐)四种人
(2)宋荣子、列子——仍有未树,犹有所待者
(3)至人—神人—圣人—— 无己、无功、无名—逍遥者
——追求绝对的自由(主旨)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