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教案设计高一语文教案设计离骚(节选)-高二上导学» 正文
  1. 离骚(节选)-高二上导学

  2. [10-10 23:20:00]   来源:http://www.85jc.com  高一语文教案设计   阅读:8777

概要: 世上的人们任凭他各有所好, 而我的习惯是惟独爱好修洁。 就是把我肢解我也不肯改变, 难道我的志向是可以挫败的?【相关链接】 (一)走近作者 屈原,约前339一约前278,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 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他出身于贵族世家,自幼受到 良好的教育,明于治乱,娴于辞令,青壮年时期被楚怀王器 重,位为左徒、三闾大夫,“人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 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 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 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在内政外交上屈 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 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 王的放逐。流放期间,写出了许多悲愤沉痛、忧国忧民的诗 歌。他的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其中 《离骚》是他的代表作品。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 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还开创 了新诗体——楚辞。 在中

离骚(节选)-高二上导学,标签:高一语文教学设计,http://www.85jc.com

世上的人们任凭他各有所好,

而我的习惯是惟独爱好修洁。

就是把我肢解我也不肯改变,

难道我的志向是可以挫败的?

【相关链接】

(一)走近作者

屈原,约前339一约前278,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

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他出身于贵族世家,自幼受到

良好的教育,明于治乱,娴于辞令,青壮年时期被楚怀王器

重,位为左徒、三闾大夫,“人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

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

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

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在内政外交上屈

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

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

王的放逐。流放期间,写出了许多悲愤沉痛、忧国忧民的诗

歌。他的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其中

《离骚》是他的代表作品。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

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还开创

了新诗体——楚辞。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诗

人。1953年,屈原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

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二)时代风云录

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

他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他们不

断在楚怀王面前诋毁屈原,使得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公

元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

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

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

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

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

国,顷襄王仓皇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

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城被攻破的噩耗,万念俱灰。仰天

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泪罗江。

(三)语海拾贝

1.关于“风骚”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感叹古代帝王们武功有余而文

治不足。(“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

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我们知道,“风”是指

《诗经》中的《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

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

集,《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

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2.楚辞

屈原创作的新诗体楚辞,题材上大量采用神话传说;手

法上更广泛地运用比兴,想象更为丰富;形式上突破了《诗

经》等四字为主的句式,多采用六字形成的节奏;语言上大量

运用语助词“兮”,大量采用华丽词藻,不同于《诗经》常用朴

素的词语。

3.《离骚》

“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是屈原的思想结

晶。《离骚》塑造具有崇高品格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全文多

以内心独自的方式,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瑰丽的文采,表现他

忧国忧民,不逐流俗的崇高品格和自己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

苦闷。司马迁称赞《离骚》“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全诗373句,本课选于其中的20~32节。

4.骚体诗的节拍

骚体诗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如:长/太息/以

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夸(女夸)/以礴羁兮,謇/朝

谇/而夕替。

5.端午节的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

端午节。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但

今天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

关。相传,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

姓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纷纷拿来了粽子、

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人江中,以便药昏蛟

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从此,每年五月初五屈

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高一语文教案设计高一语文教学设计语文学习 - 语文教案设计 - 高一语文教案设计

上一篇:汉魏晋五言诗三首(高二上导学)
《离骚(节选)-高二上导学》相关文章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