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教案设计初二语文教案设计《核舟记》教案» 正文
  1. 《核舟记》教案

  2. [11-18 12:50:11]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二语文教案设计   阅读:8886

概要:译文:(都能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6.这段文字介绍了核舟的主体部分_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为说明顺序。语言上生动,人物情态栩栩如生。(二)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1.这段文字具体介绍“核舟”的形状、构造等情况。请用简练的词语概括出这段文字介绍的内容。(不超过12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段文字的第一句所用的说明方法是()A.列数字B.打比方 C.作比较D.分类别3.第2至3句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4.这段文字中描写核舟上交代舟上人游览的地点以及周围景物、环境的句子是什么?(用原文回答)八年级语文学案23核舟记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相关知识。2、学习生字,熟读全文。3、

《核舟记》教案,标签:初二语文教学设计,http://www.85jc.com

  译文:(都能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

  6.这段文字介绍了核舟的主体部分_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为说明顺序。语言上生动,人物情态栩栩如生。

  (二)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1.这段文字具体介绍“核舟”的形状、构造等情况。请用简练的词语概括出这段文字介绍的内容。(不超过12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的第一句所用的说明方法是(  )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作比较  D.分类别

  3.第2至3句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中描写核舟上交代舟上人游览的地点以及周围景物、环境的句子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八年级语文学案

  23核舟记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相关知识。

  2、学习生字,熟读全文。

  3、在掌握重点词语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学习重难点:

  1、掌握字音,熟读全文。

  2、借助书下注释独立疏通文义。

  学习过程:

  一、预习•自学

  1、你会读加点的字注音吗?将字音写在括号内

  (1)罔不 ( ) (2)贻( ) (3)箬篷( )

  (4)八方有奇 ( ) (5)石青糝之 ( ) (6)髯( )

  (7)天启壬戌 ( ) (8)篆章( )

  2、你能准确解释下列词语吗?

  (1)罔不: (2)尝贻余核舟一:

  (3)绝类弥勒: (4)诎右臂支船:

  (5)篆章: (6)视端容寂:

  (7)曾不盈寸: (8)桃核修狭者:

  3、填空。

  《核舟记》选自________朝人________编辑的________,《核舟记》的作者是________

  二、研讨 学习:

  (一)认识作者,检查预习情况

  1、简介作者,教师适当补充

  2、检查字词预习,夯实基础

  (二)、整体感知

  注意生字的读音、断句。

  (三)研读探究

  1、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把握文意。

  重点词语:

  奇巧: 以: 木: 木材; 为:

  罔 : 因: 具: 轩: 敞: 为: 兴: 徐: 糁 比: 类: 矫: 诎: 倚: 楫:

  椎髻: 夷: 了了: 盈: 题:

  简: 为: 灵: 怪:

  重点句子:

  ①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③其人视端容寂:   ④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⑤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⑥技亦灵怪矣哉:

  根据这些内容,自主学习,自己疏通文意,可以小组内互相讨论。

  2、小组内通译全文。

  3、齐读,整体把握文意。

  三 巩固练习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罔不( ) 贻( ) 有奇( ) 黍( )

  箬篷( ) 糁( ) 峨冠( ) 髯( )

  髻( ) 衣褶( ) 诎( ) 楫( )

  椎髻( ) 虞山( ) 篆章( ) 矫( )

  (二)、写出下列加线字的意思

  1.有奇巧人( ) 2.罔不因势象形( ) 3.尝贻余核舟一( ) 4.盖大苏泛赤壁云( )5.高可二黍许( ) 6.启窗而观( )

  7.箬篷覆之( ) 8.雕栏相望焉( ) 9.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10.石青糁之( )( )11.中峨冠而多髯者( ) 12.如有所语( )

  13.其两膝相比者( )14.佛印绝类弥勒( ) 15.矫首昂视( ) 16.神情与苏、黄不属( ) 17.珠可历历数也( ) 18.居右者椎髻仰面( )

  19.其人视端容寂( )20.若听茶声然( ) 21.其船背稍夷( ) 22.钩画了了,其色墨( ) 23.长曾不盈寸( ) 2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三)、比较下列字在句中的含义

  ①木:能以径寸之木( ) ②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以至鸟兽、木石( ) 文曰“初平山人”( )

  ③奇:明有奇巧人( ) ④有:明有奇巧人( )

  长约八分有奇( ) 长约八分有奇( )

  ⑤为:为宫室、器皿、人物( ) ⑥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初二语文教案设计初二语文教学设计语文学习 - 语文教案设计 - 初二语文教案设计

上一篇:《大道之行也》教案
《《核舟记》教案》相关文章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