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教案设计初二语文教案设计《云南的歌会》教材理解» 正文
  1. 《云南的歌会》教材理解

  2. [10-10 23:20:00]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二语文教案设计   阅读:8417

概要: 总之,这些内容既是对“赶马女孩的歌唱”的真实写照,又是对主脑的铺垫,还是一种烘托映衬。教师在教学中,不一定在这些手法上大做文章,但必须设法使学生领略文中的意境,感受作者创设的氛围。也不一定要求学生分析得面面俱到,只要学生有所感受即可。总之,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学习、品味,而不是分析、评论。 四、课外收集一些民歌、民谣,分小组进行交流,看看哪些属于“见景生情、即物起兴”,哪些属于“用提问方法,等待对方解答”,哪些属于“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的。有兴趣的同学,不妨选一两首唱一唱,说一说。 本题属于综合性的研究性学习内容。一方面可以借此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应该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有关文字),一方面需要学生搜集材料、分析材料,并进行交流讨论乃至演唱。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组织这一活动。也可以与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合并进行。 例:“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类 蓝花花 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个英英采,

《云南的歌会》教材理解,标签:初二语文教学设计,http://www.85jc.com

  总之,这些内容既是对“赶马女孩的歌唱”的真实写照,又是对主脑的铺垫,还是一种烘托映衬。教师在教学中,不一定在这些手法上大做文章,但必须设法使学生领略文中的意境,感受作者创设的氛围。也不一定要求学生分析得面面俱到,只要学生有所感受即可。总之,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学习、品味,而不是分析、评论。

  四、课外收集一些民歌、民谣,分小组进行交流,看看哪些属于“见景生情、即物起兴”,哪些属于“用提问方法,等待对方解答”,哪些属于“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的。有兴趣的同学,不妨选一两首唱一唱,说一说。

  本题属于综合性的研究性学习内容。一方面可以借此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应该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有关文字),一方面需要学生搜集材料、分析材料,并进行交流讨论乃至演唱。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组织这一活动。也可以与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合并进行。

  例:“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类

  蓝花花
  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个英英采,
  生下一个蓝花花,实实的爱死人。

  玉谷子那个田苗子,数上高粱高,
  一十三省的女儿哟,数上蓝花花好。

  正月里那个说媒,二月里定,
  三月里交大钱,四月里迎。

  三班子那个吹来,两班子打,
  撇下我的情哥哥,抬进了周家。

  蓝花花那个下轿来,东张西又照,
  照见周家的猴老子,好像一座坟。

  你要死来,你早早地死,
  前晌你死来,后晌我蓝花花走。

  手提上那个羊肉,怀揣上糕,
  我冒上个性命,往哥哥你家跑。

  我见我的情哥哥呀,说不完的话,
  咱们俩死活哟,长在一搭。

  例二:“用提问方法,等待对方解答”类

  云南民歌·猜调(张以达填词编)


  1.(独)小乖乖小乖乖,我们说给你们猜:什么长长上天?哪样长长海中间?什么长长外外哟,街前卖嘛?哪样长长你跟前喽。

  2.(齐)(小乖乖)小乖乖,你们说给我们猜:银河长长上天,莲藕长长海中间,米线长长,哟,哟,哟哟外街前卖嘛,丝线长长我跟前喽。

  教学建议

  一、反复诵读课文,要求学生画出自己最喜爱的语句,教师也应该着重选出几处精彩的语言片段引导学生赏析品味。

  二、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框架,使学生能够准确说出文中三个唱歌场面的内容与特点。

  三、在认真研读文章的前提下适当进行小型的研讨交流活动,但不宜过分追求专业化,活动的目的不在于研讨音乐,而是借音乐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用音乐构建的平台,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有关资料

  一、沈从文小传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1918年自家乡小学毕业后,随当地土著部队流徙于湘、川、黔边境与沅水流域一带,后正式参军,当过上土司书。

  1922年在五四思潮吸引下只身来到北京,升学未成,在郁达夫、徐志摩等人鼓励下,于艰苦条件下自学写作。1924年,他的作品最早载于《晨报副刊》,接着又在《现代评论》、《小说月报》上发表。1928年,与胡也频、丁玲相继来到上海,曾共同创办《红黑》杂志。1929年在上海中国公学教书。这时期的作品结集为《鸭子》《旅店及其他》《蜜柑》等,所描写的湘西乡俗民风,引起人们的注目。《萧萧》《牛》《柏子》《阿丽思中国漫游奇遇记》显示了他早期小说较成功的乡土抒写和历史文化思考。

  1930年后赴青岛大学执教,创作日丰。到抗战前,出版了20多个作品集,有《石子船》《虎雏》《月下小景》《八骏图》等。中篇小说《边城》于1934年问世,标志着他的小说的成熟。

  抗战爆发后,经武汉、长沙,取道湘西去云南。途经沅陵时,写散文《湘西》、长篇小说《长河》(第1卷)。后至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5年后回京,在北京大学教书。同时编《大公报》《益世报》文艺副刊。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初二语文教案设计初二语文教学设计语文学习 - 语文教案设计 - 初二语文教案设计

上一篇:《云南的歌会》练习设计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