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课后练习初二语文课后练习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云南的歌会》学案» 正文
  1.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云南的歌会》学案

  2. [10-10 23:15:55]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二语文课后练习   阅读:8873

概要:内容预览: 16、《云南的歌会》学案 教师寄语: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民族兄弟姐妹是一家。《爱我中华》 学习目标: 1、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 2、赏析文中的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品味精彩的语言。 3、领略文中优美的意境,感受作者对自然、对艺术的品味和赞赏之情。 重难点: 重点:赏析文中生动的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 难点:品味文中细腻、优美的语言。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迤( )西 譬( )喻 糯( )米 蹲( )踞 忌讳( ) 酬( )和 铁箍( ) 熹( )微 2.解释下列词语。 引经据典: 若无其事: 悠闲自在: 即物起兴: 哑口无言: 熹微: 3、查找资料,了解“有关作者:沈从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云南的歌会》学案,标签:初二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

内容预览:
16、《云南的歌会》学案
教师寄语: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民族兄弟姐妹是一家。《爱我中华》
学习目标:
1、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
2、赏析文中的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品味精彩的语言。
3、领略文中优美的意境,感受作者对自然、对艺术的品味和赞赏之情。
重难点:
重点:赏析文中生动的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
难点:品味文中细腻、优美的语言。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迤( )西 譬( )喻 糯( )米 蹲( )踞
忌讳( ) 酬( )和 铁箍( ) 熹( )微
2.解释下列词语。
引经据典: 若无其事:
悠闲自在: 即物起兴:
哑口无言: 熹微:
3、查找资料,了解“有关作者:沈从文”。
4、仔细阅读课文,理清本文行文思路。
二、课上学习
(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
(三)突破重难点
1. 精读课文,理解探究
(1)感知歌会: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作者在什么地方写了哪三种形式的歌会?并说说理由。(用四字短语回答)
(2)细说歌会: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歌会读一读,并结合具体段落、句子说说你喜欢的原因。(四人小组讨论)
(3)欣赏歌会:从文中你感受到云南美在哪些地方?结合内容说说你的认识。
2.品读课文,合作交流。
(1)在云南歌会中,作者抓住人物外貌描写为我们刻画了三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小组讨论:请比较下面两段人物描写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①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
②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沈从文《边城》)
(2)在三种不同形式的歌会中,作者都进行了细腻的人物刻画,请跳读课文,划出三处人物描写的句子。看看作者分别写了哪三种人?在三个歌会中,作者重点刻画这三种人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通过对三种歌会中人物的细致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人物描写时的哪些启示呢?
(3)在文中画出描写自然环境的语句,并分析:在这里,景色的美丽、鸟的婉转啼叫和人的美丽、歌的优美,是如何交融在一起的?
(3)对于本文,你还有什么疑惑吗?请在小组里提出来讨论,小组内解决不了的,请在班上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解决。
(四)、课堂小结
(五)、达标测试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即物起兴( ) 龙吟凤哕( ) 招lái顾客( )
合zhé押韵( )
2、填空。
(1)《云南的歌会》是从《 》一文中节选出来的,课文主要写了 、 、 三个歌会场面。作者是现代作家 ,他的小说名篇有《 》等。
3、请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A、目前,各地中小学、幼儿园建立并完善了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机制。
B、通过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使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了飞速发展中的中国。
C、窗外的暴风雨突然渐渐地停下来。
D、膳食营养搭配是否合理,是身体健康的基本保证。
4、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1)这一选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这一段用很多笔墨写进城一路的景色,想一想路上的景色、小鸟的歌唱和“赶马女孩子的歌唱”有什么关系呢,你觉得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意图?
(3)迁移延伸:
收集一首民歌或民谣写在下面,仔细地读一读,看看它是属于“见景生情,卸物起兴”,或是“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还是“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
(4)想一想:云南的歌会与你通过电视或其他途径听过的演唱会、音乐会相比,有什么异同点?
(六)、布置作业
答案解析:

[1] [2]  下一页


Tag:初二语文课后练习初二语文课后习题答案语文学习 - 语文课后练习 - 初二语文课后练习

上一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马说》学案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