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数学学习数学教研数学说课稿九年级数学《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说课稿» 正文
  1. 九年级数学《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说课稿

  2. [11-19 17:41:28]   来源:http://www.85jc.com  数学说课稿   阅读:8609

概要: 【小编寄语】www.85jc.com数学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九年级数学《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说课稿,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一 、说教材1、 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的基础上,用函数的观点对它们重新进行分析。这不是简单的复习回顾,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进行动态的分析,引导学生从整体中把握部分。其中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为后继学习奠定了基础。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函数图象,逐步体会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2)感知不等式、函数、方程的不同作用与内在联系。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自己根据题意列函数关系式,作出函数图象,并能把函数关系式或函数图象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联系起来, 通过自主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唱主角,老师任导演,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探索数学奥秘的愿望,体验成功的喜悦。3、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教学难点

九年级数学《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说课稿,标签:数学说课,http://www.85jc.com

 

  【小编寄语】www.85jc.com数学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九年级数学《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说课稿,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一 、说教材

  1、 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的基础上,用函数的观点对它们重新进行分析。这不是简单的复习回顾,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进行动态的分析,引导学生从整体中把握部分。其中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为后继学习奠定了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函数图象,逐步体会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

  (2)感知不等式、函数、方程的不同作用与内在联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自己根据题意列函数关系式,作出函数图象,并能把函数关系式或函数图象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联系起来, 通过自主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情感与态度目标:

  让学生唱主角,老师任导演,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探索数学奥秘的愿望,体验成功的喜悦。

  3、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

  教学难点:利用函数图象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二、 说教法

  1、 学情分析

  我现在所带班级学生整体学习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学习新的知识需要较长的理解过程,加上这一学段的学生思维处于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概括过渡的时期,对事物的认知停留在单一知识点上。他们可能会画一次函数的图像、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但是很难将数与形结合起来,通过抽象归纳得出二者的内在联系。

  2、教学方法

  鉴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本节我将采用以启发探究式为主线、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配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三、说学法

  1.学生自主探索交流,思考问题,获取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形成合作交流的良好氛围,体验学习的快乐,更好地掌握知识,发展技能 。

  四、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问题情境,探究新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本节课我通过游戏引入。

  游戏规则:准备好写有各种有理数的卡片若干张,每人每次从中抽取一张,用卡片上的数字乘以2再减去4,最后结果大于零的得1分,等于零的不得分,小于零的扣1分。10次以后,计算每人的得分总和,得分最高者获胜。

  教师提问:

  你希望抽到写有哪些数字的卡片?你希望哪些卡片被对方抽走?

  在以上游戏中,若用x表示卡片上的数字,y表示计算的结果,你能写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吗?

  设计游戏的目的有以下几点:

  (1)游戏的内容便于学生列出函数关系式y=2x-4;

  (2)通过游戏中得分、不得分、扣分规则的确定来建立函数与方程、函数与不等式的关系,既有对上节课内容的复习巩固,又为本节课的引入创设条件。

  (二)探讨归纳,讲解新知

  (1) 解不等式 2x-4>0

  (2) 观察函数y=2x-4图象,当自变量x为何值时,函数值大于0?

  这一环节中,师生共同完成3个任务:教会学生看图、建立数形关系、归纳总结图像法解不等式的步骤。

  所以,首先让学生画出引例中函数y=2x-4的图像。从y=0入手,然后分组讨论图像上y>0和y<0的部分。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把图像上y>0的部分染色。通过观察让学生发现图像上y>0的部分也就是x轴上方的部分。相应地,y<0的部分也就是x轴下方的部分。最后让学生找出y>0时相应的x的值。

  通过对以上两个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认识到解不等式2x-4>0也就是求函数y=2x-4图像上,当y>0时相应的x的取值范围,从而建立数形关系。

  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利用函数图像求不等式解集的步骤,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1) 把一元一次不等式转化为ax+b>0或ax+b<0的形式;

  (2) 画出一次函数图象;

  (3) 一次函数值大于(或小于)0时相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实质上是一次函数图像上x轴上方的点(或下方的点)对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1] [2]  下一页


Tag:数学说课稿数学说课数学学习 - 数学教研 - 数学说课稿

上一篇:九年级数学《二次根式加减》说课稿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