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莱特形象及其复仇的意义分析
- [10-10 23:13:42] 来源:http://www.85jc.com 高二语文知识 阅读:8470次
概要: 哈姆莱特的结局是和敌人同归于尽,他未能完成“重整乾坤”的重任,因此他作为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受资产阶级人文主义影响的少数先进人物的代表,在与强大的邪恶势力的斗争中是失败了。对于他的悲剧,我们总是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客观上是历史条件的限制,那个时代封建势力还相当强大,主观上则是人文主义者本身的局限性。哈姆莱特始终把复仇的艰巨事业当作个人的任务,他当然不可能依靠群众,他还害怕群众,他对于当时主客观的情势也有自我意识,因而模糊地感到自身悲剧的必然命运,他说“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说明他缺乏胜利的信心,他又把成败归之于宿命:“可见随我们怎样琢磨来琢磨去,结果还是靠天意”。歌德揭示了作者想表现的主旨:“莎士比亚的意思是要表现一个伟大的事业承担在一个不适宜胜任的人身上的结果”,“一个美丽、纯洁、高贵而道德高尚的人,他缺乏成为一个英雄的魄力,却在一个他
哈姆莱特形象及其复仇的意义分析,标签:高二语文知识扩展,http://www.85jc.com
哈姆莱特的结局是和敌人同归于尽,他未能完成“重整乾坤”的重任,因此他作为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受资产阶级人文主义影响的少数先进人物的代表,在与强大的邪恶势力的斗争中是失败了。对于他的悲剧,我们总是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客观上是历史条件的限制,那个时代封建势力还相当强大,主观上则是人文主义者本身的局限性。哈姆莱特始终把复仇的艰巨事业当作个人的任务,他当然不可能依靠群众,他还害怕群众,他对于当时主客观的情势也有自我意识,因而模糊地感到自身悲剧的必然命运,他说“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说明他缺乏胜利的信心,他又把成败归之于宿命:“可见随我们怎样琢磨来琢磨去,结果还是靠天意”。歌德揭示了作者想表现的主旨:“莎士比亚的意思是要表现一个伟大的事业承担在一个不适宜胜任的人身上的结果”,“一个美丽、纯洁、高贵而道德高尚的人,他缺乏成为一个英雄的魄力,却在一个他既不能负担又不能放弃的重担下被毁灭了。每一个责任对他都是神圣的,这个责任却是太沉重了。”我们体会到哈姆莱特的失败说明这—时代还缺乏先进人物必然胜利的社会条件。恩格斯指出哈姆莱特的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哈姆莱特的悲剧具有重大意义,它反映了时代精神,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罪恶,提出了现实世界不合理,必须改革的根本问题,而主人公本身也由于其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性格,成了莎士比亚人物塑造上的不朽典型。
上一页 [1] [2]
Tag:高二语文知识,高二语文知识扩展,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扩展 - 高二语文知识
上一篇:乾坤巨人与凡夫俗子的结合体──哈姆莱特人物形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