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知识扩展高二语文知识《雷雨》“窗”意象的文化解读» 正文
  1. 《雷雨》“窗”意象的文化解读

  2. [10-10 23:13:42]   来源:http://www.85jc.com  高二语文知识   阅读:8191

概要: 相对于周公馆来说,鲁家的“窗”指向另一种象征──情欲和罪孽。在莎士比亚的剧作中,情人之间的偷情或恋人之间的爱意表达常常会通过窗和阳台来表现;《红与黑》中的于连也是跳窗而入,去完成他对女人的征服的。可见,窗如果和门一样成为人们交住的出入口,一般都与非正常的情欲联在一起。在《雷雨》中,犯了不伦之罪的男女也正是通过“窗”暗示出来的,从而使剧中的“窗”具有情欲与罪孽的双重隐喻。 四凤屋里也有门,一扇是堵死的,放杂物用的,另一扇则是通向外屋(这里仍然没有直接通向外部世界)。处在舞台正中最醒目的则是一扇窗户。巧的是,在这一幕里,周家兄弟先后来找四凤,所不同的是率直天真的周冲是从门进来的,而身负罪孽的周萍则是从窗进来的。这正好说明了门与窗在男女关系上的不同隐喻。当四凤在滚滚的雷声中对母亲发誓不再见周家的人后,周萍出现在窗外,一个要进,一个不让,两人出现了几次推窗和关窗的

《雷雨》“窗”意象的文化解读,标签:高二语文知识扩展,http://www.85jc.com

  相对于周公馆来说,鲁家的“窗”指向另一种象征──情欲和罪孽。在莎士比亚的剧作中,情人之间的偷情或恋人之间的爱意表达常常会通过窗和阳台来表现;《红与黑》中的于连也是跳窗而入,去完成他对女人的征服的。可见,窗如果和门一样成为人们交住的出入口,一般都与非正常的情欲联在一起。在《雷雨》中,犯了不伦之罪的男女也正是通过“窗”暗示出来的,从而使剧中的“窗”具有情欲与罪孽的双重隐喻。

  四凤屋里也有门,一扇是堵死的,放杂物用的,另一扇则是通向外屋(这里仍然没有直接通向外部世界)。处在舞台正中最醒目的则是一扇窗户。巧的是,在这一幕里,周家兄弟先后来找四凤,所不同的是率直天真的周冲是从门进来的,而身负罪孽的周萍则是从窗进来的。这正好说明了门与窗在男女关系上的不同隐喻。当四凤在滚滚的雷声中对母亲发誓不再见周家的人后,周萍出现在窗外,一个要进,一个不让,两人出现了几次推窗和关窗的动作。在周萍,推窗是为了进来求欢;在四凤,关窗则是出于对道德的敬畏和守诺的必要。最后,周萍用计骗开了窗户。这时,作者作了隐性的处理:两人抱在一起,“屋子整个黑下来。黑暗里,只听见四凤低声说话。”当舞台渐明时,剧本这样写道:“周萍坐在圆椅上,四凤在旁立,床上微乱。”很明显,这是作者对于男女私情的隐写,尤其是当观众已经知道二人的兄妹关系后,这样的情欲描写便带有了乱伦的罪恶感。最终鲁家的窗也被人关上了,关窗的不是鲁家的人,而是被情欲烧疯了心的蘩漪。在这里,“开窗”是纵欲,“关窗”也是纵欲;“开窗”是乱伦,“关窗”实质上也正是要维护另一种乱伦的关系。罪恶与情欲就这样交织在一起,无法分离。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乱伦关系的进程一直伴着轰轰的雷声和闪电。“雷雨”是剧中最为主要的意象,它代表着命运对人的主宰以及天神对人间罪恶的审判。

  其实,不独鲁家的“窗”有情欲的特点,就连周公馆也是如此。周公馆主人周朴园的“窗”是因年轻时的“荒唐”而关,关上的还有他所有的心灵负累和永难复活的情感;而蘩漪与周萍的乱伦关系也是通过鲁贵从“窗户”里看到并渲染出来的。可以说,在《雷雨》中,情欲的隐喻无处不在。比如鲁家的住址“杏花巷”三个字就大有深意。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杏花和桃花都是世俗情欲的代表。“红杏出墙”“人面桃花”等,无一不关涉男女之情。剧中的情欲皆因鲁家人而起,而侍萍原姓梅,虽然后人赋予梅花以冰清玉洁的特性,但它毕竟也是一种花,和杏花桃花一样,仍带有原始情欲的隐喻色彩。

  荣格认为,人生下来便会先天遗传着一种种族记忆,这便是集体无意识。这种集体无意识的结构形式就是原始意象或原型。所谓的原型就是“无数同一类型的经验在心理上留下的沉淀物”,一旦它被作者运用在作品中,就会成功地唤醒每个人心灵深处的种族记忆,从而引发无限的联想。“窗”意象作为一种原型意象,既有对新世界的向往,对自由的渴望等象征特点,同时也具有世俗情欲的特殊象征色彩。《雷雨》中“窗”意象的成功运用,唤醒了大众心中对这一原型的深层记忆,使剧中的情节、人物、主题等得以淋漓尽致地显现,因而成为这部名著众多意象中最具隐喻色彩的一个。    

上一页  [1] [2] 


Tag:高二语文知识高二语文知识扩展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扩展 - 高二语文知识

上一篇:一条图示,五项诠释──浅析《雷雨》中的人物关系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