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知识扩展高二语文知识朦胧歧解千古谜 空幻莫测通境情──李商隐《锦瑟》赏析» 正文
  1. 朦胧歧解千古谜 空幻莫测通境情──李商隐《锦瑟》赏析

  2. [10-10 23:13:42]   来源:http://www.85jc.com  高二语文知识   阅读:8453

概要: 这种诗学诠释思路比较符合李商隐诗歌(意蕴虚泛之作)创作的特征,因为,其起始阶段是触绪多端,百感交集,而创作过程中在特定题材的歌咏中又融入了多方面的人生感受,创作完成后接收主体对同一作品的多侧面感受与认识,又是千差万别的。因而融通众解实际上是还义山诗歌情感的本来面目,作者酿米成酒,由丰富的生活原料提纯升华为艺术真实、典型境界,解诗者不应该再将蕴涵丰富的艺术境界指实为某一局部的生活依据。 二、比喻、用典象征:朦胧多义的根源 要想认识把握《锦瑟》的特点和难处,首先要明白这首诗运用比喻。象征和典故的艺术特征。 先看比喻。一个正常的比喻一般有两个方面构成

朦胧歧解千古谜 空幻莫测通境情──李商隐《锦瑟》赏析,标签:高二语文知识扩展,http://www.85jc.com

  这种诗学诠释思路比较符合李商隐诗歌(意蕴虚泛之作)创作的特征,因为,其起始阶段是触绪多端,百感交集,而创作过程中在特定题材的歌咏中又融入了多方面的人生感受,创作完成后接收主体对同一作品的多侧面感受与认识,又是千差万别的。因而融通众解实际上是还义山诗歌情感的本来面目,作者酿米成酒,由丰富的生活原料提纯升华为艺术真实、典型境界,解诗者不应该再将蕴涵丰富的艺术境界指实为某一局部的生活依据。


二、比喻、用典象征:朦胧多义的根源

  要想认识把握《锦瑟》的特点和难处,首先要明白这首诗运用比喻。象征和典故的艺术特征。

  先看比喻。一个正常的比喻一般有两个方面构成,一方面是用来作比喻的形象或意象,叫喻象;一方面是被比喻的事物本身,叫喻体。如果只有本体,没有喻象,就不成比喻,而如果只出现喻象,不出现本体,比喻就比较模糊朦胧。李商隐的诗歌常常大量出现带比喻性的或象征性的形象。意象,但被比喻象征的本体,往往被埋伏起来,因此很难捉摸。像这首《锦瑟》就是这样。第一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五十弦的锦瑟是个象喻,但喻什么,它所喻的本体没有交代。诗中跨过厂这个本体说锦瑟(作为喻象的锦瑟)使他“思华年”,引起了他的追忆和情思。丢掉了本体,而直接由喻象跨越到情思,这就造成了一种难以捉摸的朦胧之感,有人讲锦瑟五十弦足自伤身世和年华,比喻自己“无端”到了五十岁;有人说,古来用琴瑟和谐比喻夫妇,瑟本二十五弦,现在成了五十弦,说明弦断了,断弦比喻妻子死了。于是出现厂“自伤身世”和“悼亡”说。第二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这又是两个象喻,由两个故事造成的意象,本体又没有出现。在这种朦胧的象喻面前,持自伤说的认为,是说自己身世犹如一场梦幻,只有像杜鹃哀鸣一样,把遗恨托之于诗歌;持悼亡说的则讲庄子梦蝴蝶和望帝变杜鹃是身化异物,因此这两个象喻仍然是暗示要死,表现那种悼亡伤痛的情绪。第三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这两句中,两个喻象不仅本体仍然没有出现,而且喻象本身出更朦胧。明月照大海,大海有遗珠,珠上有泪,这已经足够模糊朦胧;蓝田有美玉,美玉又生烟,这已经是纯粹的意中之象,连画面也难有了。这种喻象,自伤说认为大海遗珠比喻自己才不为世用,因而有泪,蓝田日暖,良玉生烟,比喻只有文采,不可淹没。悼亡说则认为珠有泪是伤痛的哭泣,玉生烟是喻玉体埋葬地下。

  总之,这五个象喻具有如下三个特征:

  1、都隐藏了本体;

  2、自身都带有朦胧的多层次性质;

  3、象喻间义没有明确的逻辑上的联系。这与《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也不相同。“相见”诗中虽然比喻的本体也没有出现,但那个爱情事件本身、那些缠绵的场面、那些外在形象多半还是有联系的,让你看到一个相思离别的过程。而《锦瑟》这些象喻本身就不连贯。由此可见,《锦瑟》朦胧的程度远远超过了李商隐所有的无题诗。

  如果我们抛弃传统的解诗思路,不去追求明确的寓意,不用形式逻辑去机械推沦,而从情绪上感情状态上去把握,就会发现诗中这种象喻的形象里面,又带有浓烈的情思。作者那种感情状态和那些象喻的形象融为一体了。锦瑟的一弦一柱中有无限的怅惘;庄生梦蝶中有迷惘的慨叹;杜鹃啼血与沧海珠泪中有凄恻的感伤;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则是一种渺茫的希望与迷茫的失望交错纠结。可以说,诗人所要象喻的,也就是这种沉湎于回忆里的迷们感伤情绪。可以说,作者以心象熔铸物象,其情感状态和喻象的本体同形同构,那些喻象就是他心象的外化。这些喻象、这些心象仿佛一个个画面重叠、累积,上面又弥漫着一层浓重的怅惘感伤的情思之雾,连诗人自己也觉得似隐似现,难以捉摸。所以结尾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无论过去和现在,一切都是那样迷惘。因此,我们可以说,《锦瑟》所要着意表现的就是多层次的朦胧境界与浓重的怅惘感伤的情思。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高二语文知识高二语文知识扩展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扩展 - 高二语文知识

上一篇:瑟简介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