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知识扩展初三语文知识巧言妙谏“三”字经──浅析《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六个“三”» 正文
  1. 巧言妙谏“三”字经──浅析《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六个“三”

  2. [10-10 23:13:42]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三语文知识   阅读:8643

概要:“三赏”“三谏”见胸怀《邹忌讽齐王纳谏》除了刻绘主人公邹忌这个形象之外,还通过“三赏”“三谏”的情节展开刻画了贵为君王的齐王难能可贵的品格──虚怀若谷,从谏如流,坦诚大度,治国有方。齐王听取邹忌的进谏,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口头上,而是砺精图治,真抓实干,立马采取扩开言路,修明政治的实际措施。课文写了齐王下令“三赏”:“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悬赏纳谏,不惧“面刺”、“谤讥”而广开言路,显示了齐王的宽宏大量和治国心彻。面刺,当面指责,直言不讳,一针见血;谤讥于市朝,在公众场合,朝堂或集市,公开议论批评君王的差错得失。这样不顾君王的威严体面,这样无所顾忌的品头论足,这样猛烈过火的指责朝政,齐王不是雷霆大怒,论罪问斩,而是当众奖赏,善纳雅言,颇有君临天下、胸怀大海、心比天宽的气魄雅量。对比纣王荒淫残暴,把直言进谏的比干剖腹挖心,昏庸愚昧的楚王把忠贞耿直的屈原贬官流放,我们不能不惊赞齐王的海阔天空的胸怀气度和治国有为的眼光气魄。 如果说“三赏”是直接体现齐王的胸怀气魄

巧言妙谏“三”字经──浅析《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六个“三”,标签:初三语文知识扩展,http://www.85jc.com


“三赏”“三谏”见胸怀

  《邹忌讽齐王纳谏》除了刻绘主人公邹忌这个形象之外,还通过“三赏”“三谏”的情节展开刻画了贵为君王的齐王难能可贵的品格──虚怀若谷,从谏如流,坦诚大度,治国有方。齐王听取邹忌的进谏,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口头上,而是砺精图治,真抓实干,立马采取扩开言路,修明政治的实际措施。课文写了齐王下令“三赏”:“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悬赏纳谏,不惧“面刺”、“谤讥”而广开言路,显示了齐王的宽宏大量和治国心彻。面刺,当面指责,直言不讳,一针见血;谤讥于市朝,在公众场合,朝堂或集市,公开议论批评君王的差错得失。这样不顾君王的威严体面,这样无所顾忌的品头论足,这样猛烈过火的指责朝政,齐王不是雷霆大怒,论罪问斩,而是当众奖赏,善纳雅言,颇有君临天下、胸怀大海、心比天宽的气魄雅量。对比纣王荒淫残暴,把直言进谏的比干剖腹挖心,昏庸愚昧的楚王把忠贞耿直的屈原贬官流放,我们不能不惊赞齐王的海阔天空的胸怀气度和治国有为的眼光气魄。

  如果说“三赏”是直接体现齐王的胸怀气魄的话,那么“三谏”的描写就是间接表现齐王的气度品格。紧随“三赏”之后,文章又写了“三谏”(三种进谏的情况及结果)。“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悬赏纳谏的诏令刚刚下达,朝廷内外,王公大臣,争先恐后,进谏君王,表现一种竭尽忠智,为国分忧的热情;几个月之后,进谏人数锐减,只是断断续续偶尔有人进谏,说明政治清明,国泰民安,齐王把国家治理得井然有序;一年之后,人们即便想再说什么,也觉得没有什么值得批评、指责的了。可见,齐王广纳雅言,致力国政,已经把国家治理得几近完美无缺(这当然是一种夸张的笔法),及至最后,国富民强,声名远播,燕、韩、赵、魏纷纷前来朝拜齐王。可以说,齐国的声威不依靠穷兵黩武,杀伐争夺,而是依靠日益强大的国力和深得人心的声威征服了诸侯各国。这些“三谏”情况描写,无一不是齐王谦逊礼贤,善纳忠言的结果,也从一个侧面凸现了齐王的智慧谋略和宽宏大量。

上一页  [1] [2] 


Tag:初三语文知识初三语文知识扩展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扩展 - 初三语文知识

上一篇:《邹忌讽齐王纳谏》的美学意蕴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