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知识扩展初三语文知识张抗抗» 正文
  1. 张抗抗

  2. [10-10 23:13:42]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三语文知识   阅读:8138

概要: 小学五年级那年,她在上海《少年文艺》上发表了第一篇习作《我们学作小医生》。不久,她收到一位素不相识的编辑的来信,叮嘱她千万不要骄傲。这位编辑就是儿童文学作家任大霖。她不仅是抗抗少年时代学习写作的引路人,今天,仍然是她创作的老师。她考进中学以后,又发表了记叙文《五彩的墙壁》和《采茶》。她较早地开始创作实践,并且看到了自己掌握文学形式的可能性。 二 1963年,张抗抗考上了浙江省的重点中学──杭州一中。当年,鲁迅先生从日本回国后曾在此任教,现在校园里还设有鲁迅纪念亭。张抗抗高兴地迈进了这所学校,但是不久,她就感到了社会、学校对她的冷漠:班委委员的“职务”被罢免了;与家庭划清界线这个要求,不断地向她提出,而对她多次的入团申请,却是考验了又考验;政治考试她虽然和同学们的答案完全一样,却只得了三分;政治老师认为,关于“如何同家庭划清界线”一题,出身不好

张抗抗,标签:初三语文知识扩展,http://www.85jc.com

  小学五年级那年,她在上海《少年文艺》上发表了第一篇习作《我们学作小医生》。不久,她收到一位素不相识的编辑的来信,叮嘱她千万不要骄傲。这位编辑就是儿童文学作家任大霖。她不仅是抗抗少年时代学习写作的引路人,今天,仍然是她创作的老师。她考进中学以后,又发表了记叙文《五彩的墙壁》和《采茶》。她较早地开始创作实践,并且看到了自己掌握文学形式的可能性。


  1963年,张抗抗考上了浙江省的重点中学──杭州一中。当年,鲁迅先生从日本回国后曾在此任教,现在校园里还设有鲁迅纪念亭。张抗抗高兴地迈进了这所学校,但是不久,她就感到了社会、学校对她的冷漠:班委委员的“职务”被罢免了;与家庭划清界线这个要求,不断地向她提出,而对她多次的入团申请,却是考验了又考验;政治考试她虽然和同学们的答案完全一样,却只得了三分;政治老师认为,关于“如何同家庭划清界线”一题,出身不好的学生,答得再好也不配打五分;到文化大革命前夕,她连参加国庆游行的资格也没有了。她过早地承受了精神压力,也过早地成熟起来。当然,那时她还弄不明白为什么社会越来越向“左’倾斜,阶级斗争的弦越绷越紧。

  她感到幸运的,是她在中学的三年时间,遇到好几位极好的语文教员,使她受到较好的教育和文学熏陶,使她懂得了祖国语言的美,文学遗产的丰富和宝贵。她的作文经常被拿到班上作范文分析,还得过年级作文比赛第一名。她在回忆那一段生活时说:“像我这样一个被人另眼看待的‘丑小鸭’,也只有在语文老师那里才能得到一点温暖、鼓励和关怀,至今我还感激我的几位语文老师。”

  那时候,学校每年都有文艺汇演,她和同学一起自编小话剧参加演出,像《斗争在继续中》、《地下少先队》等,这些戏都表现出作者的才能和天真活泼的心灵。

  她在少女时代,爱好十分广泛。她喜爱朗诵诗、演戏、音乐和几乎所有的艺术形式,她更喜爱读文学作品,特别是童话和苏联的名著。

  社会、学校、家庭和书本,不断武装她的头脑。尽管有父母、老师、同学的爱,但现实中许多无法理解的矛盾,使她决心执行“出身不由己,道路自选择”的崇高格言。

  从那时起,文学就和她结下了不解之缘,使她确立将来一定到工农中去从事文学创作的思想;她甚至有过不念高中,要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去的打算。

  到了十六岁,正是她狂热地接受外界思想的时候,十年动乱便开始了。报上那些激烈的极左宣传,一个个骇人的浪头,把她卷进旋涡,又一步一步地把她从父母身边卷走。


  《海瑞罢官》的大批判开始以后,她躲进阅览室,写出一篇万言的批判文章,题目是《〈火种〉必须批判》,批判艾明之的长篇小说《火种》。尽管她根本不了解工人阶级,但她却指责作品严重歪曲了工人阶级的形象。她不是超人,她和当时千千万万在中国这块土壤上生长起来的青少年一样,犯了时代的通病,历史的通病。但她是个善于思考的青年,十多年过去了,她一直记取当年这个幼稚病。在我和她第一次见面时,她就讲了当年这个教训,并且说:“今天我回忆这件事,感到难为情。我们这一代青少年,刚刚开始寻觅真理,就在混乱中迷航了。当我到工农中间,经过十多年的磨练之后,我才明白当时轻率狂妄的指责,是多么幼稚无知。1978年夏天,一个作家访问团来到哈尔滨,我去看望一位诗人。她把我亲切地介绍给他同屋的艾明之的时候,我脸红了,惶惑不知所以。我很想问他,我们这一代人曾经干过的那种蠢事,你会原谅吗?我犹豫了好久,终于没有说。因为老一辈文学家需要的不是忏悔,而是永远不再重复那种可怕的年代。

  在那疯狂、是非颠倒的最初年月,她在学校狠批“修正主义文艺路线”,狠批“封、资、修的大毒草”,回到家里,却帮助父母把所有“封、资、修”的书籍转移出去;她日夜提心吊胆,怕有人抄她自己的家;批判别的“黑六类”子女,她照样不肯落后,但又怕批到自己头上;社会上破“四旧”、“大民主”的轰轰烈烈的气氛,使她产生对斗争的渴望,但又痛恨和担心斗争到自己家庭的头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Tag:初三语文知识初三语文知识扩展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扩展 - 初三语文知识

上一篇:《人生》有关资料
《张抗抗》相关文章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