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孔乙己》中的“钱”的细节描写
- [10-10 23:13:42]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三语文知识 阅读:8265次
概要: 这简直是一段凄惨的记录。作者不只是从他身上衣着(该穿棉袄的时令了他只能穿件破夹袄)来表现他经济地位的跌落,而且更为传神的是,用“摸出四文大钱”的一个“摸”字,作了动态上的展示,与前面“排出九文大钱”的“排”字形成鲜明对照,“排”是带着自赏自傲;“摸”则显得沮丧悲苦,穷愁潦倒。而且在数字上,前次是“九文”,这回是“四文”,还要乞求酒店给温一碗酒。这几个动作围绕一个“钱”字来描绘,不仅写出了孔乙己的前后经济状况,而且突现了孔乙己穷酸愚腐、好逸恶劳、麻木不亡的个性特征。 作为一篇小说,不仅要反映时代背景、主要人物的命运,而且还要反映造成主要人物命运的好坏的原因。《孔乙己》的后半,着力描写了酒店掌柜在清账时,口里多次念叨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的细节,就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这个作用。
浅谈《孔乙己》中的“钱”的细节描写,标签:初三语文知识扩展,http://www.85jc.com
这简直是一段凄惨的记录。作者不只是从他身上衣着(该穿棉袄的时令了他只能穿件破夹袄)来表现他经济地位的跌落,而且更为传神的是,用“摸出四文大钱”的一个“摸”字,作了动态上的展示,与前面“排出九文大钱”的“排”字形成鲜明对照,“排”是带着自赏自傲;“摸”则显得沮丧悲苦,穷愁潦倒。而且在数字上,前次是“九文”,这回是“四文”,还要乞求酒店给温一碗酒。这几个动作围绕一个“钱”字来描绘,不仅写出了孔乙己的前后经济状况,而且突现了孔乙己穷酸愚腐、好逸恶劳、麻木不亡的个性特征。
作为一篇小说,不仅要反映时代背景、主要人物的命运,而且还要反映造成主要人物命运的好坏的原因。《孔乙己》的后半,着力描写了酒店掌柜在清账时,口里多次念叨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的细节,就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这个作用。
第一次出现“还欠十九个钱呢!”是在中秋前掌柜清账的时候,见到粉板上孔乙己欠着钱,才想到孔乙己好久没有来了。小说通过其他顾客的口,介绍了孔乙己因为偷丁举人家的东西,已被折了腿的情况。
第二次,是掌柜对己被打折了腿的孔乙己说的。孔乙己拖着断腿,用“手走来”酒店,形状惨然,但这不仅得不到掌柜一点同情,而且“仍然同平常一样”,向他索债,向他开心笑耍。
第三次是到了年关,正是掌柜逼债的时刻,记起“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是当然的,但可怜的孔乙己到哪里去了呢?
第四次则是在第二年的端午节,因为又到清账的时候了,然而还不见孔乙己露面,说明他确乎死掉了。
小说反反复复地写孔乙己“欠十九个钱”,是值得深思的。这固然表明孔乙己喝酒由交现钱而至于欠账,很快向下坡滑下去,但更启发人们深思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本质。孔乙己在小说中的活动场所是在咸亨酒店,酒店当然以赚钱为目的。这样用“钱”作为线索,写了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典型环境,从而写出了孔乙己一生悲惨的遭遇,控诉了封建社会对知识分子的迫害,揭露了封建文化教育及科举制度的腐朽,从而深化了小说主题思想。这样人们自然可以得出结论:应该痛恨的是“金钱万能”的黑暗社会,而对于孔乙己这些受害者,则应该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孔乙己》这篇小说,其基调正是这样。
上一页 [1] [2]
Tag:初三语文知识,初三语文知识扩展,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扩展 - 初三语文知识
上一篇:谈小说《孔乙己》中构思的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