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知识扩展初二语文知识《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有关资料» 正文
  1.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有关资料

  2. [10-10 23:14:16]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二语文知识   阅读:8729

概要: 假如一颗曼哈顿岛那么大的小行星或彗星的确在6 500万年前撞击地球的话,那么撞击所造成的窟窿或者“陨石坑”又在哪里呢?这一直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不过,多年来人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答案。其中之一就是陨石的碰撞砸开或撕裂了地壳,从而导致了形成冰岛(我们知道是由火山形成)的火山活动。然而,这一理论也不再广为人们所接受。在有6 500万年历史的沉积土中的铱矿层在冰岛并不是那么厚。地质学家们推断在碰撞地区周围的铱矿层可能最厚,因为铱矿是在那个位置最先冲进空气中的。而且,伴随着微细的白色富铱沉积土层,一定会有较为粗糙的次沉积层。这可能是碰撞后飞溅的熔岩下落时形成的。正如一粒石子扔入水池时溅起的水花一样。这种次沉积层,也叫做“喷出层”,只能出现在碰撞现场几千英里的半径范围之内,而在冰岛却没有发现。 1990年,亚利桑那大学的阿兰·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有关资料,标签:初二语文知识扩展,http://www.85jc.com

  假如一颗曼哈顿岛那么大的小行星或彗星的确在6 500万年前撞击地球的话,那么撞击所造成的窟窿或者“陨石坑”又在哪里呢?这一直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不过,多年来人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答案。其中之一就是陨石的碰撞砸开或撕裂了地壳,从而导致了形成冰岛(我们知道是由火山形成)的火山活动。然而,这一理论也不再广为人们所接受。在有6 500万年历史的沉积土中的铱矿层在冰岛并不是那么厚。地质学家们推断在碰撞地区周围的铱矿层可能最厚,因为铱矿是在那个位置最先冲进空气中的。而且,伴随着微细的白色富铱沉积土层,一定会有较为粗糙的次沉积层。这可能是碰撞后飞溅的熔岩下落时形成的。正如一粒石子扔入水池时溅起的水花一样。这种次沉积层,也叫做“喷出层”,只能出现在碰撞现场几千英里的半径范围之内,而在冰岛却没有发现。

  1990年,亚利桑那大学的阿兰·希尔德布兰德沿着铱矿层和喷出层找到了它们的最密集点。他发现有两处陨石坑可能是陨石撞击地球的现场。一处是在哥伦比亚盆地,位于哥伦比亚北部的加勒比海地区,另一处是在墨西哥东部的尤卡坦半岛的北端。今天,越来越多的证据对尤卡坦陨石坑的推断更有利。它的直径大约为110英里(180公里),形状及成分都很正确。这个陨石坑完全被埋在岩石下面,且位处陆地,尽管在6 500万年前这个地区曾是一片浅海区域。陨石碰撞造成恐龙灭绝的理论的拥护者们觉得他们不仅是发现了“正在冒烟的枪”,而且也找到了被枪杀者尸体中的弹头──证据确凿。

  你可能会认为,至此,恐龙灭绝之谜已被破解。铱矿土层证明某个小行星或彗星曾撞击地球,而且碰撞所发生的时间也是正确的,再说也发现了一处陨石坑来支持这一理论。然而,疑问依然存在。那么,问题又在何处呢?

  问题就在于恐龙是不是一下子突然全部绝迹的。小行星的碰撞会造成恐龙迅速的灭亡──只是几千年的时间,而不需要几百万年。不幸的是,化石记录却没有能给我们展示一个清楚的、无可争辩的画面。人们都知道恐龙大约是在同一时期──即在一个主要的地质纪元(白垩纪)结束,另一个纪元也就是第三纪开始时灭亡的。这一过渡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白垩纪──第三纪(或K—T)之交。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彼德·多德逊曾专门对这个时期的恐龙化石记录进行了分析。他的结论是,在白垩纪结束前的800万年,恐龙家族十分兴旺。可是,600万年之后,3/4的恐龙种类便已灭绝。这对于小行星碰撞地球造成恐龙灭绝的理论的支持者来说真是个坏消息。因为许多恐龙看来是在某个小行星或彗星与地球发生碰撞之前就已消失。不过,小行星学派的理论家们却指出,在北美洲的大多数恐龙的种类是一直活到白垩纪──第三纪之交(K—T)时由于发生了陨石碰撞才突然消失的。他们还争辩说只统计恐龙种类多少有些误导性。许多恐龙种类几乎没有多少分支,因而从进化含义上讲不能很充分地被确认。他们说,最重要的种类以及大量的单个恐龙都活到了白垩纪末期,直到过渡期才因为陨石碰撞而灭绝的。

  在路易斯·阿尔瓦雷兹和他的儿子惊人地发现铱以来的15年或更长的时间里,陨石碰撞理论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史。目前,传统的学者们开始倾向于支持这一理论,尤其是随着尤卡坦的陨石坑的被发现,对这一理论的间接支持也来自在过去的4.5亿年中地球上至少有过4次其他类型的生命突然大规模灭亡这个事实(尽管这些时期小行星与地球碰撞的诸如含铱丰富的地质结构或能说明问题的陨石坑这类证据仍未出现)。事实上,大约2.4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规模地球生命的灭亡变故使恐龙的灭绝变得黯谈。因为这次变故灭杀了地球上90 %以上的生命形式。然而带讽刺意味的是,就是这场大规模地球生命的灭亡为恐龙主宰地球(大约是在这个时候开始)铺平了道路。因为它们的大多数天敌已被消灭。“砰”的一声出现,“砰”的一声又消失了。

  最后一点思考:假如陨石碰撞理论真的正确,那么某一块陨石的确撞击地球并导致了恐龙的灭绝倒真是一件好事,不然的话,人类就可能永远也不会进化至今。因为有恐龙至高无上地统治陆地和海洋达无数个百万年的话,哺乳动物生存的空间就会很少。它们可能仍然是小个子的食虫动物,根本就没有有效竞争的能力。这一切都是随着“砰”的一声巨响而开始改变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初二语文知识初二语文知识扩展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扩展 - 初二语文知识

上一篇:阿西莫夫简介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