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冰心的这三百多题小诗的内容颇为广阔,所写的都是人类生活中的共同事物;但是若没有哲人之眼,诗人之心,是不会发现那些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内涵的哲理的,也不会抓住常人所无法猜透的妙意。而冰心,却通过“一朵云,一片石,一阵浪花的呜咽,一声小鸟的娇啼,都能发见其中的妙理;甚至连一秒钟间所得于轨道边花石的印象也能变成这一段‘神奇的文字”’。苏雪林说冰心的诗,虽是几句,有时数万言的哲学讲义都解释不出来,而“她只以十余字便清清楚楚表现出来了”。当然这些含蓄的抒情哲理小诗中,也有不可捉摸的思想、蒙防的意识,可一任读者猜想、意会、想象,从这个意义上讲,也兼可称为艺术上的一个优点。 人们素称冰心是“闺秀派”的先驱和代表,这大概同她的生活、性格,尤其是早期作品的内容和风格分不开。整个说来,冰心的文字虽有女作家特具的那种细腻、清新、俏丽之美,但是并不乏深沉、庄严之美,二者是同时体现在作品之中的。
冰心,标签:初一语文知识扩展,http://www.85jc.com四
1921年,冰心经许地山、霍世英介绍加入了文学研究会,她是该会早期的会员,并经常在茅盾和郑振铎主编的《小说月报》上发表作品,以小说居多,如《笑》、《超人》、《寂寞》等。内容一如以前,是“问题小说”,字句要比以前更加凝炼。
冰心在燕京大学的生活中,被人评为“静如止水,穆若秋风”,除了正常的功课之外,她时时为之奋斗的唯一事业,就是创作。那时她已是蜚声文坛的作家了。
1922年夏,冰心以优异的学习成绩由燕京大学提前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及学校颁发的金钥匙奖。8月,在“五四”运动的低潮中,她与吴文藻、许地山等人同船赴美国留学,入燕京大学的姊妹学校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城的威尔斯利大学(Vellesley College)学习。她在回忆这时期的创作时说:“这时我的注意力,不在小说,而在通讯。因为我觉得用通讯体裁来写文字,有个对象,情感比较容易着实。同时通讯也最自由,可以在一段文字中,说许多零碎有趣的事,结果在美三年中,写成了二十九封寄小读者的信,我原来是想用小孩子口气,说天真话的,不想越写越不像!这是个不可避免的失败。但是我三年中的国外的经历,和病中的感想却因此能很自由的速记下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最新更新
推荐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