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
- [10-10 23:14:16]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一语文知识 阅读:8906次
概要: 冰心这时也开始在家塾里附学,学作一些短句子,放了学,父亲从营里回来,就教她打枪、骑马、划船,夜里指点她认星星。“逢年过节,他也带我到烟台市上去,参加天后宫里海军人的聚会演戏,或到玉皇顶去看梨花,到张裕酿酒公司的葡萄园里去吃葡萄。更多的时候,就是带我到进港的军舰上去看朋友。”(《我的童年》)父亲的朋友都知道冰心会看《三国志》,会讲《董太师大闹凤仪亭》,实在有趣,每次到船上,总把她抱在圆桌子当中,叫她讲《三国志》,其报酬大半是送她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林译说部,如《孝女耐儿传》、《滑稽外史》、《块肉余生述》之类。每次从船上下来回家,她总是欢天喜地在前面跑,白衣水兵抱一包小说笑着在后面跟。就在这时,她偷偷地写起了小说,第一部介乎《三国志》、《水浒传》之间的一种东西,是白话的,名曰《落草山英雄传》。但到第三回便停止了。冰心说:“因为‘金鼓齐鸣,刀枪并举’,重复到几十次便写得没劲了。”接着她又换了《聊斋志异》的体裁,用文言写了一部《梦草斋志异》,也是由于语言的重复而半途而废。当然
冰心,标签:初一语文知识扩展,http://www.85jc.com
冰心这时也开始在家塾里附学,学作一些短句子,放了学,父亲从营里回来,就教她打枪、骑马、划船,夜里指点她认星星。“逢年过节,他也带我到烟台市上去,参加天后宫里海军人的聚会演戏,或到玉皇顶去看梨花,到张裕酿酒公司的葡萄园里去吃葡萄。更多的时候,就是带我到进港的军舰上去看朋友。”(《我的童年》)父亲的朋友都知道冰心会看《三国志》,会讲《董太师大闹凤仪亭》,实在有趣,每次到船上,总把她抱在圆桌子当中,叫她讲《三国志》,其报酬大半是送她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林译说部,如《孝女耐儿传》、《滑稽外史》、《块肉余生述》之类。每次从船上下来回家,她总是欢天喜地在前面跑,白衣水兵抱一包小说笑着在后面跟。就在这时,她偷偷地写起了小说,第一部介乎《三国志》、《水浒传》之间的一种东西,是白话的,名曰《落草山英雄传》。但到第三回便停止了。冰心说:“因为‘金鼓齐鸣,刀枪并举’,重复到几十次便写得没劲了。”接着她又换了《聊斋志异》的体裁,用文言写了一部《梦草斋志异》,也是由于语言的重复而半途而废。当然这童年的“创作”,多属故事改头换面的抄袭,但其中也有在她幼小心灵里由那些故事而引发的天真想象,这种奇早的创作试笔,在小说家来说,在中国还是少见的。
冰心八岁时,上学的时间长了,书也看得多了。她从“说部丛书”目录挑出一些小说,常常托送信的马夫到芝罘市唯一的书店去购买。当时她正在学造句,写短文,做得好时,先生便批上“赏小洋一角”。冰心回忆说:“我为买小说,便努力作文──这时我看书着迷了,真是手不释卷。海边也不去了,头也不梳,脸也不洗;看完书,自己喜笑,自己流泪。母亲在旁边看着,觉得忧虑,竭力劝我出去玩,我也不听,有一次母亲急了,将我手里的《聊斋志异》卷一,夺了过去,撕成两段。我趑趄的走过去,拾起地上半段的《聊斋》来又看,逗得母亲反笑了。”(《自述》)
冰心的舅舅是一位老同盟会员,经常接到朋友从南方或日本寄来的藏在肉松或茶叶罐里的《天讨》一类禁书。她也学着大人,在更深夜静时偷看。这样,她也慢慢地关心起国事来了。她常常看上海《神州日报》和《民呼报》,读新旧小说。冰心说:“到了十一岁,我已经看完了全部《说部丛书》,以及《西游记》、《水浒传》、《天雨花》、《再生缘》、《儿女英雄传》、《说岳》、《东周列国志》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封神演义》,最觉无味的是《红楼梦》”(《自述》)
到后来,冰心去海滩少了,但站在楼上,大海尽在眼底。尤其在风雨之夜,也最爱倚栏凝望给她以神秘、温暖和快乐的灯塔的光芒……啊,烟台!多么难忘的生活!
表舅王(降右)逢到烟台后,成了冰心的老师。第一次谈话后,王向冰心的父亲夸耀她“吐属风浪”。冰心说:“我自从爱看书,一切的字形,我都注意。人们堂屋的对联;天后宫、龙王庙的匾额、碑碣;包裹果饵的招牌纸;香烟画片后面格言式的短句子;我都记得烂熟。”这些都助长了她的谈锋,也有益于以后的创作。
舅舅杨子敬最会讲故事,讲得有声有色,是冰心最喜欢的人。冰心说,“他有时讲吊死鬼的故事来吓唬我们,但他讲的更多的是民族意识很浓厚的故事,什么洪承畴卖国啦,林则徐烧鸦片啦等等,都讲得慷慨淋漓,我们听过了往往兴奋得睡不着觉!”表舅王(降右)逢是冰心有生以来第一个好先生,由于他的善诱,她才发疯似的爱上了诗,学对对子,看诗韵。冰心的父亲及其同事组织赛诗会,大家议定题目,分头做诗。赛诗会总是晚上在冰心的书斋里举行,她就在一边旁听。至今她仍能记得父亲那些朴实而富有“军人本色”的诗句,这不仅说明冰心的惊人的记忆力,也足见父辈的文化生活对她产生的长远影响。这时候,她不仅做论文,也开始了写诗。能找到的小说她差不多都看过了,兴趣转到课内书的学习上。
1910年,清朝海军大臣载洵曾视察烟台海军学校,为了控制海军,回京便派出二十名满族学生到海军学校。翌年的春季运动会上,蕴积已久的满汉学生间的矛盾爆发了出来。谢葆璋已被政府认为是“乱党”,因海军学校学生中有同盟会员、校图书馆里订有为同盟会宣传的《民呼报》之类,所以要对他“撤职查办”。他听了这消息和朋友的劝告后,立即辞职,于是冰心也告别了耳鬓厮磨多年的大海,随父母回到福州。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Tag:初一语文知识,初一语文知识扩展,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扩展 - 初一语文知识
上一篇:胡适与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