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形势严峻
- [10-10 23:15:18] 来源:http://www.85jc.com 三年级语文知识 阅读:8379次
概要:我国环境形势严峻
我国环境形势严峻,标签:三年级语文知识扩展,http://www.85jc.com
我国环境形势严峻 当今世界存在着两大类环境问题:一类是工业化过程中排放大量废水、废气、废渣带来的环境问题;另一类是由于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的森林锐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物种灭绝等生态破坏问题。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两类问题兼而有之,更严重的是第二类问题。
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资源、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根据我国国情和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而确定的基本国策。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严重的发展中国家,目前正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
以前,我们说的“地大物博”如果被众多的人口一除,只能得到一个“地少物缺”的结论:我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9585万公顷耕地和22434万公顷可利用草原,均居世界第四;森林面积11525万公顷,居世界第六;已探明各种资源的潜在价值居世界第三;水能、太阳能、煤炭资源分别居世界第一、第二、第三。
但是,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位居世界第60多位,在全世界26个人口超过5000万的国家中,居倒数第三位;中国的人均森林和草原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32.3%,其中森林覆盖率13.92%,居世界第120位;人均水资源和人均矿产资源均位居世界第80位,其中人均水资源仅是世界人均水资源的四分之一。
在人口的沉重包袱下,最令人忧心的是随着人口的增加,自然资源人均值还会继续减少。以耕地为例,1949年,我国耕地面积0.98亿公顷,1987年,累计净减少0.16亿公顷,平均每年净减少53.3万公顷。照此速度,到2050年时,我国每15人只有一公顷土地。
目前,我国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对人们身体健康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大气和水,还有有毒化学品、固体废弃物、噪声等污染。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七大江河中已有四条被严重污染;湖泊中有三分之二以上受富营养化污染;辽河、海河有的段成了污水沟;昔日清澈的滇池如今从空中远望好像是铺了绿地毯;巢湖、太湖富营养化也很严重。我国的海洋环境形势也不容乐观,近岸海区环境质量在逐年下降。我国近海主要受氮、磷等有机物的污染,且呈日益加剧趋势。目前,整个近海无机氮的超标率已超过70%,且污染范围有所扩大,突发性污染事件频率加快,海洋生态环境破坏加剧。
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3.92%,与世界平均25%的差距还很大。而且,我国荒漠化面积达262.2万平方千米,并呈继续扩大的趋势。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77万平方千米,而且还在进一步扩大。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仅有世界人均水资源的四分之一。由于缺水,地下水被超量开采,一些地区地面沉降、河湖干涸。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从1972年开始出现断流,1985年以后更是年年断流,1997年断流累计竟达277天。专家指出,连年的断流,表明整个黄河生态环境正在继续恶化,黄河正成为一条季节河,不久有可能变成内陆河。缺水已经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一个紧迫问题。
我国是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建国以来,全国共有66.7万公顷耕地沦为沙地,有235.3万公顷草地变为沙漠,全国退化草地面积达1.05亿公顷。西北、东北、华北等13个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地区,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有的亩产量只有几十公斤,“种一股,拉一车,打一箩,煮一锅”就是这种情况的生动写照。毫无疑问,荒漠化危害已成为制约我国一些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1] [2] 下一页
Tag:三年级语文知识,三年级语文知识扩展,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扩展 - 三年级语文知识
上一篇:中国森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