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课后练习高三语文课后练习2017年福建省质检卷语文试卷及答案» 正文
  1. 2017年福建省质检卷语文试卷及答案

  2. [05-11 16:09:40]   来源:http://www.85jc.com  高三语文课后练习   阅读:8443

概要:6.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后面题目。(6分)老 树①[金]元好问老树高留叶,寒藤细作花。沙平时泊雁,野迥已攒鸦。旅食②秋看尽,行吟日又斜。干戈正飘忽,不用苦思家。(选自《遗山先生诗集》)[注]①金宜宗贞枯四年(1216年),元好问为躲避战乱而移居河南,不久蒙古军队入侵河南,诗人因而又辗转漂泊,该诗写于此间。 ②旅食:客居异乡的生活。(1)请简要赏析首联所营造的意境。(3分)(2)结合全诗,请简要分析末句“不用苦思家”所抒发的感情。(3分)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因为觉得乡下不安宁,吴老太爷被送到上海,吴荪甫等到码头迎接他。上车后由于受到各种刺激,吴老太爷一到公馆就病倒了。(《子夜》)B.鸣凤给觉慧端来了茶,被淑华拦下说话。太太高声叫她去装烟,淑华故意不放她走,并骂太太是老烟鬼。觉慧对淑华很反感。(《家》)C、巴黎大瘟疫流行,克洛德赶回家时父母已死,而被遗弃在摇篮里的小弟弟正在啼哭。从此,他就做了家长,尽

2017年福建省质检卷语文试卷及答案,标签:高三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
  6.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后面题目。(6分)

  老 树①

  [金]元好问

  老树高留叶,寒藤细作花。

  沙平时泊雁,野迥已攒鸦。

  旅食②秋看尽,行吟日又斜。

  干戈正飘忽,不用苦思家。

  (选自《遗山先生诗集》)

  [注]①金宜宗贞枯四年(1216年),元好问为躲避战乱而移居河南,不久蒙古军队入侵河南,诗人因而又辗转漂泊,该诗写于此间。 ②旅食:客居异乡的生活。

  (1)请简要赏析首联所营造的意境。(3分)

  (2)结合全诗,请简要分析末句“不用苦思家”所抒发的感情。(3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因为觉得乡下不安宁,吴老太爷被送到上海,吴荪甫等到码头迎接他。上车后由于受到各种刺激,吴老太爷一到公馆就病倒了。(《子夜》)

  B.鸣凤给觉慧端来了茶,被淑华拦下说话。太太高声叫她去装烟,淑华故意不放她走,并骂太太是老烟鬼。觉慧对淑华很反感。(《家》)

  C、巴黎大瘟疫流行,克洛德赶回家时父母已死,而被遗弃在摇篮里的小弟弟正在啼哭。从此,他就做了家长,尽心尽力地照顾小弟弟。(《巴黎圣母院》)

  D.葛朗台看准时机,卖掉酒和白杨,赚了大钱。欧也妮知道这件事后,就央求他救济夏尔,结果却遭到了父亲的严厉训斥。(《欧也妮·葛朗台》)

  E.玛丝洛娃赶到车站去见涅赫留朵夫,可车厢里的他却装作没有看见她。她想卧轨自杀,后来经过扳道工的劝说,才平静下采。(《复活》)

  8.筒答题。(任选一题)(5分)

  (1)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完成后面题目。

  纪灵知吕布领兵来救刘备,急令人致书于吕布,贵其无信。布笑曰: “我有一计,使袁、刘两家都不怨我。”乃发使往纪灵、刘备寨中,请二人饮宴。

  纪灵为什么责备吕布“无信”?吕布怎样“使袁、刘两家都不怨我”?请简述。

  (2)阅读下面《红楼梦》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完成后面题目。

  平儿道:“姥姥别说闲话,你既是姑娘的干妈,也该知道的。”便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把个刘姥姥也唬怔了,等了半天,忽然笑道: “你这样一个伶俐姑娘,没听见过鼓儿词么,这上头的方法多着呢。这有什么难的。”

  把刘姥姥“唬怔了”的是什么事?平儿如何处理这件事?请简述。

  答第( )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

  ②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舜尽事亲之道而瞽瞍厎豫,瞽瞍厎豫而天下化,瞽瞍厎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此之谓大孝。”

  (《孟子·离娄上》)

  [注]①瞽瞍:舜的父亲,有恶行,曾经与人配合去杀舜。②厩:致。③豫

  (1)请简要说明上面选段里的“孝”包含哪些内容。(4分)

  (2)在孟子看来,舜的“孝”有什么社会作用?(2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吉祥”中的理想与现实

  李 娜

  ①中国传统的纹样图案,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其中,最具实用性、流传范围最广的当属“吉祥图案”。

  ②“吉祥图案”伴随着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日趋完善,其内容丰富繁博,表现形式多样,包含了先人精神与生活需求的方方面面。

  ③中国传统的装饰艺术不重“写实”重“传神”,不重“再现”重“表现”,其“物我同一”的审美观念,是中国文化和哲学观念的根本体现。

  ④形式上,“吉祥图案”一方面取“谐音”,组成吉祥的词汇;一方面以图形寓意、囚物寓意,物吉图祥,情景一体,主题鲜明突出。简洁凝练的艺术语言,巧妙的构思,独具匠心的组合,大胆的夸张取舍,象征性的表现手法,加之明快强烈的色彩,使吉祥图案呈现出别致的装饰风格,给人以尽善尽荚的艺术感受和心灵慰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高三语文课后练习高三语文课后习题答案语文学习 - 语文课后练习 - 高三语文课后练习

上一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后练习答案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