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D.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它的似有似无。寻觅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17.翻译。(4分)(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2分)译文:(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分)译文:1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芳草鲜美 陶后鲜有闻B、悉如外人 悉以咨之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D、设酒杀鸡作食 食之不能尽其材19.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问今是何 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文:20.请用简洁的文字补充下面对“渔人”行踪的概括:(2分)发现桃 花源→ →做客桃花源→离开桃花源→ 。21.“桃花源”是作者追求的社会理想,请谈 谈你对作者这一社会理想的积极意义的认识。(2分)六、阅读《大道之行也》2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3分)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B.选贤与能,讲信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题,标签:初二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D.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它的似有似无。寻觅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17.翻译。(4分)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2分)
译文: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分)
译文:
1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芳草鲜美 陶后鲜有闻
B、悉如外人 悉以咨之
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
D、设酒杀鸡作食 食之不能尽其材
19.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问今是何 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20.请用简洁的文字补充下面对“渔人”行踪的概括:(2分)
发现桃 花源→ →做客桃花源→离开桃花源→ 。
21.“桃花源”是作者追求的社会理想,请谈 谈你对作者这一社会理想的积极意义的认识。(2分)
六、阅读《大道之行也》
2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3分)
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B.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修(崇尚、培养)
C.是故谋闭而不兴 是故(因此)
D.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同(大家一样)
2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译文:
②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译文:
24.根据选文,“大同”社会有以下特征: (3分)
①
②
③
七、古诗默写。
1、《望岳》表达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的句子是: ,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陋室铭》中描写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 。
景色之雅的句子是: , 。
4、《使至塞上》描写大漠奇丽景色的句子是: , 。
5、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