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资料(1)
- [10-10 23:15:55]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二语文课后练习 阅读:8398次
概要: 信客:诚实无私,任劳任怨,克尽职守,待人宽容,善良厚道,通达世理 老信客, 略写,暗线写老信客一生命运, 赞赏和同情。 年轻信客, 详写, 明线写年轻信客生涯, 赞颂和褒扬。 第三单元 事物说明文 1、说明文:客观地说明事物特点(事物说明文)或阐明事理(事理说明文)的一种文体。 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现象到本质、主要到次要、原因到结果、整体到部分、具体到概括等) 说明方法及作用:①打比方:使说明对象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②举例子(举事例):使说明的对象具体形象,便于读者理解,支撑观点,使之更具说服力。 ③列数字(列数据):使说明更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 ④作比较:突出强调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⑤作引用(引资料、引用):使说明内容更充实,更有说服力 ⑥摹状貌:使说明事物生动、形象,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⑦下定义:(特点:用简单的语言对事物作全面地概括;前后可互换),作用: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 ⑧作诠释:(特点:对事物的几个甚至一二个特点作具体、详尽地解释;前后不对等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资料(1),标签:初二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
信客:诚实无私,任劳任怨,克尽职守,待人宽容,善良厚道,通达世理
老信客, 略写,暗线写老信客一生命运, 赞赏和同情。
年轻信客, 详写, 明线写年轻信客生涯, 赞颂和褒扬。
第三单元 事物说明文
1、说明文:客观地说明事物特点(事物说明文)或阐明事理(事理说明文)的一种文体。
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现象到本质、主要到次要、原因到结果、整体到部分、具体到概括等)
说明方法及作用:①打比方:使说明对象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②举例子(举事例):使说明的对象具体形象,便于读者理解,支撑观点,使之更具说服力。
③列数字(列数据):使说明更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
④作比较:突出强调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⑤作引用(引资料、引用):使说明内容更充实,更有说服力
⑥摹状貌:使说明事物生动、形象,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⑦下定义:(特点:用简单的语言对事物作全面地概括;前后可互换),作用: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
⑧作诠释:(特点:对事物的几个甚至一二个特点作具体、详尽地解释;前后不对等,不可以互换)。作用:让说明更详尽和具体,便于读者理解;
⑨列图表(画图表):使说明内容直观形象。
⑩分类别:使条理清楚,界限分明。
十一 中国石拱桥 茅以升 (事物说明文)
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下定义,作引用,作诠释,分类别、摹状貌,。
注释:1茅以升(1896-1989),自唐臣,江苏镇江人。中国桥梁学家、教育家。他主持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桥。著有《中国古桥与新桥》等。 2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也。”意思是,桥的构造很奇特,人们不知道他是怎样造的。3匀称chèn:均匀,比例和谐4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5惟妙惟肖xìao:这里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肖,相似。
A逻辑顺序(一、石拱桥的总体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二、具体介绍两座桥。 三、我国石拱桥取得如此大成就的原因。四、中国石拱桥的当代发展和新桥出现。)
B赵州桥(逻辑顺序):1地理位置;2 修建年代 ;3结构特点:(1全桥只有一个大拱。2大拱的两肩,各有两个小拱。3大拱有28到拱圈拼成 。4结构匀称,形式优美。)★重在结构坚固。
卢沟桥(逻辑顺序):地理位置 ,修建年代 ,结构特点。★重在形式优美。
C语言:1“不但……而且….”是一种递进关系,是从桥所给人一直观印象,到人对桥的进一步理解。2“比较”,限制后面的“早”,表示程度较轻估计。3“大约、可能”是概数,表示不确定性,有推测的情况。4“有记载的”:使发言的根据增加可靠性。5“几乎”:限制后面的“到处都有”,强调古拱桥分布广,但并不排除别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6“完全”:表示全部,强调程度很深。7“当时可算”:在时间和程度上限定。8“主要”:说明除此之外还有别的。
Section targeting
十二 桥之美 (说明性小品文)
注释:1选自《吴冠中人生小品》,吴冠中:画家,代表作有《长江三峡》《鲁迅的故乡》《狮子林》
煞他风景:破坏人兴致的意思。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相差虽小,而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
画之美:画面要有点、线、面构成 ,和周围景物既对照又不失和谐。
第3段说明了桥之美,美在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第4段说明了桥之美:○1美在石桥与周围密密的苇丛相配合。 ○2美在石桥与细柳创造的优美景致。
○3美在长桥打破了背景的单调,富有灵气和生命。 ○4风雨桥的独特形式(悠闲)。
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 →和谐是美(美学的的基本原理)。
十三 苏州园林 叶圣陶
(苏州四大园林:宋代沧浪亭、元代狮子林、明代拙政园、清代留园)
注释:1选自《百科知识》。叶圣陶(1849-1988),原名绍钧,字圣陶,以字行。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编辑家。作品收在《叶圣陶集》里。 2轩榭(xúan xiè)3胸中有丘壑:意思是设计者和工匠市的胸怀中有山水景色的构思布局。4嶙峋(lin xun):枯瘦的样子。斟酌: zhēnzhuó,模mú样。
说明方法: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作引用,分类别 ,摹状貌
从全文看:从整体到局部 ;从各部分看:由大到小,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四个讲究,三个注意)。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初二语文课后练习,初二语文课后习题答案,语文学习 - 语文课后练习 - 初二语文课后练习
上一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老王》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