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课后练习初二语文课后练习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资料(1)» 正文
  1.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资料(1)

  2. [10-10 23:15:55]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二语文课后练习   阅读:8398

概要:Section targeting内容预览: 语文复习资料(一) 一 新闻两则 毛泽东 1不含:不包括。锐不可当(dāng):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业已:已经 。绥靖(suí jìng):安抚,平定。聿:yù。 4、阌(wén)乡。 二 时间:1948年11月4日下午。 地点:南阳。 人物:中原我军 。 原因:我军胜利的攻势下 。 经过:我军击败蒋军,建立了七个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 结果:敌人节节败退,我军几乎解放全河南 。 2阅读新闻,还要注意他的结构的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的作用: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吸引读者的注意。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作用是:扼要地揭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作用:用充实的事实表现了主题,是对导语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暗含在主体中。还要注意它的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3一 时间:1949年4月20日-4月22日。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资料(1),标签:初二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
Section targeting

内容预览:
语文复习资料(一)
一 新闻两则 毛泽东
1不含:不包括。锐不可当(dāng):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业已:已经 。绥靖(suí jìng):安抚,平定。聿:yù。 4、阌(wén)乡。
二 时间:1948年11月4日下午。 地点:南阳。 人物:中原我军 。 原因:我军胜利的攻势下 。 经过:我军击败蒋军,建立了七个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 结果:敌人节节败退,我军几乎解放全河南 。
2阅读新闻,还要注意他的结构的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的作用: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吸引读者的注意。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作用是:扼要地揭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作用:用充实的事实表现了主题,是对导语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暗含在主体中。还要注意它的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3一 时间:1949年4月20日-4月22日。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 。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
原因:解放全中国 。
经过:三路大军渡江情况 。
结果:顺利渡过长江。
分层:1、历史上的南阳。2、回顾一年多的战况的变化。 3、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放军的伟大胜利。 4、预言王凌云的黑暗前途。
问题:1、三路军的安排顺序如何?原因是什么?(时间,敌军的抵抗情况)
2、我军所向披靡的原因?(敌我双方分析:一方面,另一方面。)
二、芦花荡 孙犁
1选自《孙犁文集》,本文是孙犁的“白洋淀故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荷花淀》。编算:方言,这里有计划,盘算的意思。疟(yao)子:即疟(nui)疾,一种急性传染病。寒噤:因寒冷而哆嗦,这里指疟疾发作时的症状。挂花:负伤流血。蹿:向上或向前跳。 仄歪:倾斜,歪斜 。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仄:狭窄。 孙犁:小说家,散文家,其清新的文风被称为“荷花淀派”。
2老头子:外貌描写,行动、语言等描写。
老头子:老当益壮,智勇双全,出奇制胜,爱憎分明,爱国,过于自信和自尊(性格核心)。
写景的作用: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精神世界(1、表现老头子报仇雪恨后的痛快心情。2、对家乡、对人民的深沉的爱),加强抒情韵味。
3问题:1能否把“老头子”改为“老英雄”?不能,老头子是平凡的,在这里代表我们全民族的力量,这种力量是无处不在的,不可征服的,改后失去平凡,没能体现全民族力量。2、写老头子传奇的方法:A强烈的反差不渲染,B女孩的怀疑来反衬,C叙述斗鬼子中只说其然不说其所以然。3、老头子的设计有什么巧妙?A事先布好钩阵。B时机选择得好――鬼子正在洗澡,C以莲蓬诱敌人上钩,D以装慌忙消防敌人的戒备心理。
三 蜡烛 西蒙诺夫
1选自《阅读和欣赏》茅盾译,西蒙诺夫(1915-1979)。苏联作家。
2主题: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赞美了跨越国界、情同母子的深情和战斗的友谊。
感动的原因:A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 B环境很危险,炮火连天 。C点在坟头的蜡烛有特殊意义(红军烈士之光,虽死犹存;寄托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D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
记叙的线索:炮火 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国人的疯狂,突出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1、生命与杀戮,正义与邪恶的较量;2、炮火疯狂呈一时之凶,而生命之兴永无止境)
3黑色大围巾: 表示了沉痛哀悼的感情和渲染了肃穆的气氛。 老妇人的动作: 爬 跪, 说明了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
四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雨果
1选自《雨果文集》第11卷 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 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2、箧(qie):箱子。雨果的态度、立场: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同情中国所遭受的空前劫难。珍惜人类文明成果及其创造者。
1-4段 赞美圆明园 5-10段 谴责侵略者。 “更彻底,更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反语的修辞)
五 亲爱的爸爸妈妈 聂华苓
选自1989年1月8日《人民日报》,有删节。1凄风。苦雨。天昏。地暗。(渲染氛围,无限悲哀)

[1] [2] [3] [4]  下一页


Tag:初二语文课后练习初二语文课后习题答案语文学习 - 语文课后练习 - 初二语文课后练习

上一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老王》学案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