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课后练习初二语文课后练习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合集» 正文
  1.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合集

  2. [10-10 23:15:55]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二语文课后练习   阅读:8973

概要: (8)、在这个对歌场面中,作者侧重写了唱歌人,有什么作用?(烘托出活泼欢快的场面,描绘出朴素动人的情景。) 明确:这是以人衬景的写法,表现出山野对歌的热烈与欢乐。 2、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更直观的去理解对歌时人物的情绪,可引导学生模仿《刘三姐》即兴对歌(多媒体播放《刘三姐》对歌的片段) 3、集体朗读2~3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云南的歌会》,理清了文章脉络、感悟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一篇富有情趣的散文,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在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流淌而出。请同学们思考回答:文章首先总写对云南的感受和认识,然后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哪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每个场合的特点分别是什么?(生答)看来,同学们已经很好的掌握了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对云南的歌会也已经有一定的了解。 (二)研读品味4~5段 1.赏读“山路漫歌”。 (1)、默读第4段,勾画出好词好句,并与同学分享。 我们再来看看那些赶马女孩, 听听她们都唱些什么歌?(悦耳好听的山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合集,标签:初二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
(8)、在这个对歌场面中,作者侧重写了唱歌人,有什么作用?(烘托出活泼欢快的场面,描绘出朴素动人的情景。)
明确:这是以人衬景的写法,表现出山野对歌的热烈与欢乐。
2、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更直观的去理解对歌时人物的情绪,可引导学生模仿《刘三姐》即兴对歌(多媒体播放《刘三姐》对歌的片段)
3、集体朗读2~3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云南的歌会》,理清了文章脉络、感悟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一篇富有情趣的散文,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在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流淌而出。请同学们思考回答:文章首先总写对云南的感受和认识,然后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哪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每个场合的特点分别是什么?(生答)看来,同学们已经很好的掌握了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对云南的歌会也已经有一定的了解。
(二)研读品味4~5段
1.赏读“山路漫歌”。
(1)、默读第4段,勾画出好词好句,并与同学分享。
我们再来看看那些赶马女孩, 听听她们都唱些什么歌?(悦耳好听的山歌)
她们的歌声充满一种什么样的美?(淳朴本色美)
现在默读课文第四段,感受那一种离尘世很远,离心灵却很近的美。并勾画出好词好句,等会让大家分享一下。(提示:我们可以抓住动词、形容词、副词和修辞手法来赏析好词好句)
例: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用了拟人修辞,显得活泼生动,它的蓝色令人疑心“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更是奇特的联想,让人感受到花的灵性和花色的纯净。又如,“最有意思的是云雀……”中,“起飞”“扶摇”“盘旋”“唱歌”“钻”等动词把云雀轻捷的身姿、悦耳的鸣叫描绘得栩栩如生。(教师在让学生说得尽兴时提醒学生注意:本段要表现的歌会形式是什么?写人们唱歌的有几句话?写环境的又有几句话?目的是引入下一环节的讨论。)
(2)、讨论:本段写赶马女孩唱歌仅三句,却用了许多优美的语句描写由呈贡一路进城的景色。这是否偏离了“山路漫歌”的“歌”字?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明白:这些优美的语句描写出了当地优美的环境,自然环境之美与歌声之美相得益彰,浑然天成,只有这一方水土才能孕育如此美妙的歌。为“赶马女孩的歌唱”创设了一个动人的场景。在美好环境中长大的女孩,自然是歌声动人,情韵动人。山鸟的鸣唱,与“赶马女孩的歌唱”交相应和,交织成一支动人的山野田园交响曲。
总之,这些内容既是对“赶马女孩的歌唱”的真实写照,又是对中心的铺垫,还是一种烘托映衬――以优美的环境映衬优美的任务优美的歌!板书:以景衬人
(3)、拓展想象:请同学们猜想一下,赶马的女孩会唱什么?(自由讨论)
(4)、齐读第4段。
2、 赏读“村寨传歌”
(1)、老人常说“十年难逢金满斗”,齐读第5段,将“金满斗会”与前两种形式的歌会比较,说说“金满斗会”的难得之处在哪里?
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特点:
场面盛况空前
人多:集合了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
时间长: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
盛妆:和逢年过节差不多,一身收拾得清洁索利,头上手中到处是银光闪闪。
B、传承民族文化--由老一代汇集记忆中充满智慧和热情的东西,全部传给下一辈。
(2)、齐读第5段。
(三)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苗族,湖南凤凰人,历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大公报》文艺副刊编辑,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在散文、小说创作和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代表作有小说集《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论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如有时间可简单介绍《边城》与凤凰)
(四)总结
赏读《云南的歌会》这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我们似乎与作者进行了一次云南之旅。在作者引领下,我们对自然、对人、对艺术进行了一番品味,我们领略到了我国民歌文化的丰富多彩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同时在作者的笔下,我们读出了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同学们,生活就像歌声一样美好,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也热爱那美丽浓郁的民俗文化吧!
(五)拓展延伸
播放剪辑好的相关音像资料
1.趣味竞猜:所播放的音像片段分别是哪个少数民族或地方的民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初二语文课后练习初二语文课后习题答案语文学习 - 语文课后练习 - 初二语文课后练习

上一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大雁归来》学案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