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疑难解析
- [10-10 23:15:55]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二语文课后练习 阅读:8812次
概要:二是性嗜酒。着重表现他的纯朴率真,不虚伪做作。三是安于贫。家中四壁空空,却处之坦然。四是常著文。写诗文以自娱其志,作为精神寄托。追求一种忘怀得失的人生境界,以此终了一生。(通过上面的描写,一个在独世中坚守节操、超然世外、自得其乐的高士形象呼之欲出,神采焕然)师:请同学朗读第二自然段。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师:解释其中的词语。生:“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赞的本义是“助”,不是赞扬的意思。例如《汉书》的“纪”、“传”等后面都有一篇“赞”,往往就是对“纪”、“传”本文的补充,内容有褒有贬,并不都是赞美之辞)“黔娄”,战国时齐国的隐士。“戚戚”,忧愁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兹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俦”,朋友、伴侣。“觞”,酒杯。“无怀氏”,跟下文的“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传说在他们的治理下,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师:请一位同学翻译这一段文字。生:赞曰: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因为贫贱而
《五柳先生传》疑难解析,标签:初二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
二是性嗜酒。着重表现他的纯朴率真,不虚伪做作。
三是安于贫。家中四壁空空,却处之坦然。
四是常著文。写诗文以自娱其志,作为精神寄托。追求一种忘怀得失的人生境界,以此终了一生。
(通过上面的描写,一个在独世中坚守节操、超然世外、自得其乐的高士形象呼之欲出,神采焕然)
师:请同学朗读第二自然段。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师:解释其中的词语。
生:“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
(赞的本义是“助”,不是赞扬的意思。例如《汉书》的“纪”、“传”等后面都有一篇“赞”,往往就是对“纪”、“传”本文的补充,内容有褒有贬,并不都是赞美之辞)
“黔娄”,战国时齐国的隐士。
“戚戚”,忧愁的样子。
“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兹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
“俦”,朋友、伴侣。
“觞”,酒杯。
“无怀氏”,跟下文的“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传说在他们的治理下,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
师:请一位同学翻译这一段文字。
生:赞曰: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因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从这话看来,他该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他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或者是葛天氏治下的百姓吧?
师:概括这一段的内容。
生:揭示了五柳先生的精神境界。
引用古人的话,对五柳先生的高尚品德进行总结,并说他像是生活在古朴淳厚的上古社会中的人,保持了纯真和质朴。
师:本文在艺术上的主要成就是:
1、不同于一般传记,不是侧重于介绍人物的生平事迹,而是着重地刻画人物的精神风貌。
2、刻画人物虚实结合,重在传神写照。有意隐去五柳先生的真实姓名,以虚写代纪实;下面又抓住最能表现人物精神境界的几个侧面,精练传神地描绘神情风貌。
3、语言流畅、简练、准确、含蓄。多用否定句,否定当时追名逐利的世俗风气,突出个人的高洁志趣和人格追求。
上一页 [1] [2]
Tag:初二语文课后练习,初二语文课后习题答案,语文学习 - 语文课后练习 - 初二语文课后练习
上一篇:《五柳先生传》学习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