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五教程网教学知识语文学习语文课后练习初二语文课后练习《五柳先生传》疑难解析» 正文
  1. 《五柳先生传》疑难解析

  2. [10-10 23:15:55]   来源:http://www.85jc.com  初二语文课后练习   阅读:8812

概要:师:课文是东晋大诗人陶潜给自己作的小传。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365~427),东晋宋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散文家。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他生活于东晋后期,当时社会动乱不安,政治黑暗,陶潜年轻时怀有雄心壮志,后来因为看透了官场的腐朽丑恶,世情的虚伪与狡诈,不能忍受污浊的官场的束缚,四十二岁毅然弃官归隐,回到家乡度过了二十一年躬耕田园、固穷守节的平静生活。他具有高洁的人格,酷爱自然山水,向往自由的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他的诗文情景交融,朴素清新;对后代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师:请同学朗读第一段。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师:请同学解释比较难于理解的词语。生:“何许”,什么地方。许,处所。“详”,详细地知道。“因以为号焉”,因而用它

《五柳先生传》疑难解析,标签:初二语文课后习题答案,http://www.85jc.com
师:课文是东晋大诗人陶潜给自己作的小传。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365~427),东晋宋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散文家。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他生活于东晋后期,当时社会动乱不安,政治黑暗,陶潜年轻时怀有雄心壮志,后来因为看透了官场的腐朽丑恶,世情的虚伪与狡诈,不能忍受污浊的官场的束缚,四十二岁毅然弃官归隐,回到家乡度过了二十一年躬耕田园、固穷守节的平静生活。他具有高洁的人格,酷爱自然山水,向往自由的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

  他的诗文情景交融,朴素清新;对后代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师:请同学朗读第一段。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师:请同学解释比较难于理解的词语。

  生:“何许”,什么地方。许,处所。

  “详”,详细地知道。

  “因以为号焉”,因而用它作为自己的号。“因”,连词,因而。焉,句末助词,无义。

  (“以为”,“以之为”。把它作为自己……。以,介词,把。为,动词,当作)
“慕”,爱慕。

  “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功夫。

  (不求甚解:意思说对所读之书不过分执著于字句,以致穿凿附会失其本旨。魏晋之时,有的儒生步汉代儒学后尘,死读书,钻牛角尖,五柳先生不赞成这种风气)

  “会意”,指对书中的意旨有独到的体会。会,体会、领会。意,书中的意旨。

  “嗜”,喜爱,特别爱好。

  “亲旧”,亲戚朋友。亲,亲戚。旧,故交,旧友。

  “或置酒招之”,“或”,有时候。“招”,招呼,叫。“之”,代词,他。

  “造饮”,到(别人家里)去喝酒。造,往、到。

  “辄”,副词,就。

  “期在必醉”,一定要喝醉。期,希望、愿望。

  “既醉而退”,“既”,完了。“而”,连词,表示顺接关系。“退”,回去。

  “曾不吝情去留”,意思是五柳先生态度率真,并不装模作样,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曾不”,不曾。“吝情”,挂心,在意。“吝”,吝惜。

  (“曾不”,不曾。《愚公移山》,“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曾不”,同此)

  “环堵”,周围环着四堵墙,形容居室简陋。

  “萧然”,冷冷清清。

  “短褐”,用兽毛或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

  “穿结”,穿孔后加以缝补,也就是打补钉。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瓢”,饮水用具。

  “屡空”,经常是空的,指缺吃少喝。

  “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也”,语气助词,表示肯定的语气。

  “颇”,副词,略微。

  “示”,显露。

  “自终”,过完自己的一生。

  师:请同学翻译这个段落。

  生: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用它做了自己的号。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有嗜酒的天性,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有这种嗜好,有时摆了酒叫他来喝。他一来就要把酒喝光,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装模作样,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若素。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师:这一部分表现出五柳先生什么性格特征和生活志趣?

  生:五柳先生淡泊名利,志趣高尚,安于贫困,固穷守节。

  师:具体说说从哪四个方面描写五柳先生的生活志趣。

  生:一是好读书。读书不死守章句,不为求功名,而重在心领神会,从中寻求精神上的愉悦。

[1] [2]  下一页


Tag:初二语文课后练习初二语文课后习题答案语文学习 - 语文课后练习 - 初二语文课后练习

上一篇:《五柳先生传》学习方法指导
留言板
取消 发布留言